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六章远行

    ※圳干说圭平安说出“夭病”二牢,尉课恭点头笑道!,聪甄”皇上赐你的表字,可不正是这两个字。你名平安,字无病,平安是你父母所愿,而无病却是皇上所期啊,莫不要辜负了皇上对你的一片爱护之”。

    王平安站起身,面对天井,深施一礼,这才回身道:“皇上对小民的爱护之心,虽远隔千里,可小民亦是感受得到”。顿了顿,他又道:“皇上不但是希望小民无病,更是希望小民用所学医术,为我大唐百姓造福,让百姓亦无疾病”。

    般迟恭拍手道:“好。你能看出这点,证明你爹娘没白教育你,有出息,有见识!”

    米小苗也在旁凑趣。笑道:“无病能有今天的成就,于爹娘教育固然有关,可最大的功劳还在国公爷您的身上啊!您想啊,如不是您来徐州赈灾,那无病再有本事也不会被皇上知晓,更不可能赐下表字来的”。

    尉迟恭笑道:“你这话说得顺耳,道爷我喜欢”。说罢,哈哈大笑,王平安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可不正是他的原因,这个功劳是别人想抢也抢不走的!

    王有财和杨氏则上前来。父亲对儿子拍肩膀,母亲则掉眼泪,两老口刚才听人说了,太子要请王平安重阳节登高,他俩心里高兴啊!儿子这回可是有出息了,现在的皇上赐了表字,未幕的皇上要请他赴宴,老少两代皇帝都这么看重儿子,那儿子以后的前途,是想愁都没法愁了!

    恭喜的话,说上一千句也不嫌多,满厅的人不管身份如何,都纷纷上前贺喜。一片赞扬声中,王家大院大排宴席,王有财再次请全村的人喝酒吃肉,于是乎,赞扬之声更大了,直到后半夜,大家都熬不住了。这才停止!

    确实如尉迟恭所说。他是绕道来的,把事情告诉王平安之后,第二天早上便即离开,又赶着去别的地方,接受百姓们的道谢了。临走之前,他给王平安留下了一张纸条,凭着这张纸条,王平安到了长安之后,可以去取朱雀大街上的房产,这也算是尉迟恭送给王平安的一份礼物。

    人还没到长安,房子先有了,王平安自然欢喜,将纸条收好,亲自将尉迟恭送走,直送出十里,这才道别!

    太子要请王平安的事情,五里村的人自然全都知道了。可大家觉得光是吃顿饭,似乎不能体现出少东家在太子殿下心中的地位!

    于是,这个消息传着传着就走了样,变成了少东家才高八斗,有治世之才,太子求贤若渴。所以派出特使,特地来邀请王平安进京应考,而且明年大考的状头已然内定,不是别人,就是他们五里村的王少!

    唐朝初年的科考第一名。还没被正式命名为状元,而是叫状头。这是因为考生们要“投状”因为这时候考试是不糊名的。考生是谁,考官们都知道,所以考生们在考前要投状,类似于现代的填写身份资料。在考完之后,将成绩最好的状放在最上面,所以称为状头。

    正是由于考试不糊名。所以考生们才拼了命的去“求知己”希望被有权势的人看上,这样自己科考的成绩便会靠前,从而中试。

    村民们也不管王平安要考的是医科,而想通过杂科考中状头,基本上这是不可能的,但村民们不懂这些,他们只是替少东家吹嘘。让别人都知道,他们五里村的少东家有多么受太子重视!

    这消息一传开,可不的了了,整个徐州都轰动了!如说奔走相告,那是太夸张了,但街头巷尾大家没事时闲聊几句,话题往往离不开平安小神医,他即将是明年的状头一事,也早被百姓们越传越神奇,只几天的功夫,已然变成了皇帝礼贤下士,请王平安入朝为相了!

    传来传去,就连咸同书院的邱氏父子也坐不住了,邱问普亲自来访,到了王平安家中,问明原委,这才知道原来都是谣言。但能被皇帝赐字,并被太子相请。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