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 让你作诗,让你作个没完

    慢慢吐出胸中浊气。王平安立时想起诗来。正应景儿明州的状况。可他为了显示自己“很鲁钝。”深怕作得快了,皇帝一高兴再让他作一,肚子里的诗虽多,可不见得都能应景儿啊,命题作文可是最做的!

    在场中转起圈子来,王平安一化步,两化步,三化步,直走到快十化步了,他也没作出来!

    士子们虽不能说个,个都有真材实料。但也知作出一好诗的难度。而且还是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作出一好诗,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谁也没有出声,都静静地等着。

    各国的使者们却一起撇嘴,心中都想:“不就是作诗嘛,能有多难?再难还能难过女人生孩子去。有他转圈的功夫,孩子都生出俩来了!”

    李世民则手抚胡须,微微点头,心想:“这个少年还是很稳重的,没有急于表现,这点很值得称赞!”

    李治和李恪也没说什么,可公主们却都急了,高阳公主心想:“这人不会是个绣花枕头吧,外表好看,肚子里一包草!”

    李伊人却眨着大眼睛,心想:“天气这么热,他又不停地转圈子,会不会中暑啊,忽然就晕倒,象刚才那个脖子得病的人那样,突然就趴到地上了?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真可怜!”

    她忽然道:“父皇,你看他好象很着急的样子,要不就别让他作诗了,儿臣怕他受不了,趴到地上去!”

    李世民呃了一声,愕然回头,暗道:“伊人这是怎么啦,怎么替陌生人说起话来了?”

    整个芙蓉园内,和众人心思完全不同的,只有房遗爱一人,他心里不停地念着:“作不出来,作不出来,”

    王平安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停下脚步,道:“有了,草民已然作好了一诗,关于楼兰的”。

    李世民不再看女儿,转过头来,道:“好,那你念吧!”

    王平安扬声吐气,大声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好!”没等士子们称赞呢。一众文臣抢先赞起好来。

    长孙无忌开始摸起胡子来,房玄龄和褚遂良互视一眼,心中同时挑起大拇指,这少年的文采不错,相当地不错了!

    文臣们一叫好,武将们也拍起手来,尤其是左武卫的将军们,更是鼓卑大赞,都道:“玉门关,知道啊。出了玉门关,可就是大漠了!”

    李世民也微微点头,前两句作的应景儿,明说雪山,暗指大漠,看来确是现场做的,不是事先找人代笔,这王平安到也诚实,而且确实有些才华,并非做伪!

    见皇上和百官都称好了,士子们赶紧鼓掌,尽皆大赞,其中声音,属秋仁杰最是响亮!

    王平安顿了顿,等赞扬声稍歇,这才又大声道:“黄沙百战穿金甲

    “好!”轰地一声,随着这句诗念了出来,这次不分先后了,园中诸人一起叫起好来!

    男人们轰然叫好,女人们自不甘落后,也都拍起手来,娇声叫道:“好!”叫完之后,纷纷议论:“到底是哪里好了?”

    鼓声响起,燕乐坊的乐师不愧是长安第一流的鼓乐手,这时候竟然配起音来小鼓咚咚,期待着王平安最后一句诗的出口!

    王平安扬声吐气,放开了嗓门,双臂舞动,以增气势,高声道:“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诗,好诗,绝妙好诗!”园中众人再一次叫了起来!

    就连李世民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高声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诗,我汉家儿郎本该如此!”鼓掌贺之。

    皇帝一鼓掌,园中掌声如潮。不管是谁,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该赞扬的,这时谁也不敢落下,就连房遗爱都在鼓掌,心里不停地说:“退场时跌一跤,退场时跌一跤

    王平安拱手抱拳,团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