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

    巡城兵丁们职责所在,把三个吴王府的侍卫押进了县衙,关进了大牢里!

    要是侍卫们表明身份,说他们是吴王府里的人,巡城兵丁肯定要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都是些小兵,不敢得罪王爷的,就算有什么事情,也让刺史大人和吴王去说,他们是不敢搀和的。可这三个侍卫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身份,堂堂吴王府的侍卫,在长安都是横着走的人物,大半夜的,因为一条死狗和刺史府里的厨师吵闹,这也太丢人了,尤其是撕打起来,他们更加不能说了,更丢人!

    可当他们现巡城兵丁竟然敢“公事公办”,把他们押进了大牢,三人又后悔了,早知如此,悄悄说明身份就好了,有什么怨恨,以后找机会报复就是,这回事情可闹大了,骑虎难下。

    坐在牢中,侍卫领道:“别等着升堂,咱们赶紧找那个县令,偷偷地把事情一说,就此了解便是,可莫要弄出动静来,咱们丢人事小,可要是连累着王爷伤了面子,那就不好看了!”

    两个侍卫也是后悔万分,都说庆州的小郡兵太不象话,大唐开国以来,还从没有过敢抓王府侍卫的小郡兵,别说这穷乡僻壤的庆州,就连长安城也没有生过这种事,简直难以想象!

    三个人在牢里大声叫喊,让牢头过来,他们要和县令大人面谈!

    牢头大怒,深更半夜的被弄起来,就够闹心的了,这几个家伙还这么的嚣张,岂有此理!

    牢头命两个手下提了两大桶冷水过来,到了栅栏之外,喝道:“来到此处,还敢吵闹,你们这些冒充卫府将军的家伙,活该吃一辈子的牢饭。来啊,帮他们清醒清醒,让他们明白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

    狱卒们修理犯人早就修理得习惯了,哗哗两声,将两大桶的冷水浇到了三个侍卫身上,一点儿没浪费,把三人浇了个透心凉!

    三个侍卫暴怒,嗷嗷大叫,很有冲出来打人的念头!

    牢头见多不怪,早有应对之法,他一指三人,道:“是不是败火败的还不够?你们三个,加一块,谁要是敢再吱一声,水桶就变马桶。这招真好使,三个侍卫顿时就不吱声了,把嘴闭上,大气都不敢出,好汉不吃眼前亏,等出去了,再找这牢头算帐不迟,现在就不必了!

    牢头哼了声,道:“老实待着,天一亮,太爷就会提审你们的。”带着狱卒走了。

    待到卯时过后,天光放亮,三通鼓响,狄仁杰升堂问案,由于这事涉及到了刺史府里的人,又根据王平安前些时候下达的命令,所有案件必须公开审理,老百姓来不来旁听,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但公不公开审理,却是地方官的事了。

    狄仁杰是王平安最忠诚的支持者,他当然要遵守这条法令,升堂之后,将县衙大门敞开,任由百姓围观,他下令提犯人过堂。

    侍卫们被带上了大堂,他们三个被水浇得湿透,此时还没干呢,狼狈不堪。上得堂来,见大堂上面坐着狄仁杰,这人他们认识,乃是新科的状头。可再往堂外看,竟然稀稀落落地站着十来个百姓,这就不是狼狈不堪,而是情何以堪了!

    侍卫领大急,有没有搞错,审就审呗,怎么把老百姓给弄进衙门来了,真是怪事年年有,属庆州特别多!

    刺史府里的那几个厨师早就到了,跪在一旁,他们虽然也不想把事情弄大,可事到临头,也只能算是原告了。差役把侍卫们按倒在地,给狄仁杰跪下。

    别人认不出这几个侍卫是什么人,可狄仁杰却是认得的,出城迎接时,他就陪在王平安的身边,只不过他行事低调,没有上前去凑热闹罢了,但吴王府的侍卫领,他却是认识的。

    狄仁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心想:“这事儿可不好办了,吴王的侍卫怎么被抓了?那些巡城兵丁也是糊涂,怎么没问问清楚,就把人给抓起来了,事儿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