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羽山,刚刚清醒过来的六耳一感到鲧有难之后马上飞来,只可惜晚了一步,等他来的时候鲧早已是身异处。

    六耳无语,满脸悲戚,眼见着鲧曝尸荒野,这到底是谁之过责?

    妖害人间,鲧以区区凡人之躯担此重责殊属不易,而其后来呕心沥血,劳碌奔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罪不至死。而舜因治水不利判其死罪,虽说此事舜情有可原,但其中亦有参杂着一些私人因素。这就是所谓的权力之争吗?而鲧就是权力之下的牺牲品?六耳第一次见识到了那些比刀光剑影还更加可怕的背后争斗。

    “哎。”六耳无奈一叹,人族的事情他不想多插手,而鲧之死更让他心灰意冷,他萌了归去的念头。

    鲧死了,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不了,不如回到蓬莱那个温暖的家,不要再陷入这个麻烦的漩涡之中。这就是这是六耳的想法。

    可是他刚要动身回去蓬莱之时,只见鲧的尸体上出现了一丝异动。

    难道鲧没死?这怎么可能?他不是身异处了吗?

    六耳心中大骇,接着又是大喜。

    六耳仔细探查了鲧的身体,竟然现鲧的肚子有异常。于是六耳一睁,双眼出一道金光透视鲧的肚子,竟然现鲧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小生命在蠕动,而且还是一个可爱的人族小娃娃。

    这,这怎么可能?六耳陷入了一阵苦思。突然他想起了临走时师傅逍遥的一番话,鲧有后代。一直以来六耳都很纳闷,鲧的妻子女志从未帮鲧剩下过一男半女,怎么鲧会有后代。现在六耳知道了,眼前这个孩子就是鲧的后代,是鲧的复生。

    六耳剖腹取出男孩,小心翼翼的将这个脆弱的生命抱在怀中。看着这个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六耳似乎有了新的决定。于是六耳双手将他往头上一举,在雨中大声的说道:“从此以后,你就是鲧的儿子,是鲧的意志,你就叫做‘禹’。”

    睡梦中的小娃娃被六耳一弄,哇哇大哭,接着好像听到了自己有了名字,又甜甜一笑。

    天上,初时雷电交加,接着晴空万里,许久不见的太阳出现在大地上。当第一丝阳光照射在羽山上时,鲧的身体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一本小册子。六耳一见,将小册子放到怀里,抱着孩子踏步而去······

    ························

    岁月无情,三十年之后,当初龙行虎威,神采飞扬的舜也进入了迟暮之年。

    这些年来舜施政天下,有功于万民,但人族对他的不满却越来越深,渐渐的弹压不住。为何?

    原来自从斩杀了鲧之后,人族举族上下找不出一个治水能才出来。舜呼天唤地,也挖不出一个神仙前来相助。不得已,舜只好亲自治水。虽说舜有大才,为了治水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但舜却不通治水之道,比鲧差的何止是千万里啊。连鲧这个治水专家都搞不定的事,舜显然是无能为力。于是舜在位期间,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举国皆受洪水之苦,更甚从前。人族收成一年比一年低,生活一年比一年苦,每次辛苦的劳作之后被洪水一冲刷便化作废墟。

    舜眼下是束手无策,求救无门了!

    望着已经困窘不堪的人族,舜帝苦着脸,向众臣子问道:“众位卿家,如今人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尔等还有何策可治理水患?”

    那曾举荐鲧的大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鲧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闻言,禹因父鲧之死历年来苦苦钻研治水之道,想必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陛下何不召他来一试,倘若觉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让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务如何!”

    舜帝闻言皱眉道:“禹之名吾亦曾有耳闻,只是吾从未听过这鲧有子息,这是何故?”

    手下有人出列,小心翼翼的道:“传说禹并非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