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 老子化胡,佛教分裂


    老聃允诺,将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关尹得之,如获至宝,拜道:“弟子多谢老师教导指点之恩!”

    太上老君点点头,也默认了关尹的称呼,当场收其为记名弟子,随即骑着青牛,带着出了函谷关,往西而去。

    关尹次日也辞了官,直奔西南峨眉山隐居而去,终日默诵《道德经》,如饥似渴。

    后来,关尹读《道德经》,有感,著书《关尹子》,表达了自己对《道德经》的感悟,老子觉的他得道了,后来再受于他太清一卷,关尹修行后在巴蜀青羊山得道飞升,自号长眉,立蜀山剑派,名震仙人二界。

    返回老子化胡之事。

    老子西出函谷关,行至天竺,此地乃是佛门在人间界的据点,老子一抖风火蒲团,多宝道人落了出来。

    “多宝,便在此地了!”老子指着前方一豪华富丽的宫殿之内,一微微大肚的女子说道。

    多宝无语,神色之中略显暗淡,正欲前行,不料孔宣从天上疏忽而至,阻拦他前进。

    老子淡淡一瞥,不作言语,只是对着孔宣多看了几眼,且对他背后的五色神光极感兴趣、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啊,只怕道门二代门之中如今就以孔宣实力最强,即使多宝学了他的太清大道之后也略输一筹。截教虽然落魄了,但好歹还是留下了一丝元气,拿孔宣一人就足以打遍阐教二代门人子弟了。

    孔宣虽然痛恨老子,但知圣人不可冒犯,回了一礼便转向多宝。

    “大师兄,此去之后便永无回归截教之路,莫要弥足深陷,无法回头啊!”孔宣劝道。

    多宝不语,只是沉默以对,低着头,连看都不敢看孔宣一眼。

    孔宣一脸的热切之情像是受到了打击,逐渐消退下来,但还是犹待三分暖意的讲道:“大师兄,老师在碧游宫无时无刻不盼望这你的回归,截教不能没有你啊!”

    多宝还是不应,如刚才般模样。

    孔宣至此心才冷了下来,望着多宝,大声斥责道:“难道你真得要背叛师门?”

    “师弟,这是师兄最后一次叫你了,我心意已决,你就别再劝了!”多宝终于吐出了这么一句话,不过这话一出,孔宣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步履蹒跚,像是不认识多宝一样对他浑身瞧了一遍。

    终于,“好,我走,至此你多宝不再是我截教之人,我孔宣也没有你这个师兄,你我势不两立!”孔宣决绝的飞身而去,像刚才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点也不想在这里呆上片刻。

    多宝愣愣的看着孔宣离去,突然间一股热泪从眼眶之中流出,他往碧游宫方向重重的叩不止,散落了头,弄污了道袍也毫不在意。天上,此刻下起倾盆大雨,就跟他的心一样纷纷乱乱。

    如此,三天三夜之后,雨过天晴,太阳照下光线,落在多宝道人地身上。却显得分外萧索!多宝道人留恋地望了一眼东方,头也不回地分了出去!

    天上,一道功德圣光降落,老子微微一笑,抛去了一个镯子,镯子与功德圣光一遇便将他给吸收进去,最后又滴溜溜的飞回了老子身边,成就了功德圣器金刚镯!

    做完这些,老子骑着青牛,头也不回的返回东方,他又要去寻找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话说多宝降生于西方一个叫迦毗罗卫的小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名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