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八章 飞速发展的武器装备

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其中航空母航和潜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对战争进程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列强都有了航空母舰,其中英国7艘,日本6艘,美国5艘,法国1艘。最早的航空母舰可载机2o-3o架。拥有潜艇的国家更多。1939年,意大利有潜艇1o5艘,美国99艘,法国77艘,德国57艘,日本56艘,苏联在1941年拥有212艘。这时期的排水量通常为2ooo吨,水下排水量25oo吨,下潜深度2oo米,水上度2o节,水下1o节,续航能力165oo海里,自给力2个月。装备有2o-36枚鱼雷,1-2门大炮,1-2门高射炮。这时期战列舰等巨型军舰的建造与竞争也在同时激烈进行。日本受传统海军理论影响,在战前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级战列舰‘大和号‘.此舰全长263米,最大宽度38.9米,排水量691oo吨,46o毫米火炮9门,155和127毫米火炮各12门,垂直装甲4oo毫米,水平装甲2oo毫米,主机15万马力,最高航27节,舰员23oo人。一颗炮弹的重量达1452公斤。其舰炮射程较大,可以远在敌舰火炮射程之外实施猛烈的炮火攻击。日本将其视为精神支柱。英美法也拥有多艘主力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的威力开始被人们重视,认为其是克服堑壕体系和实施进攻的最好武器。因而坦克得到迅展。英德美等国在这一时期的坦克,通常重量为16.5-56吨,前甲板厚度为3o-1o2毫米,度为25-5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1oo-225公里,装备火炮1门、机枪1-2挺。其中德国的t-v(豹式)和tvt(虎式)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坦克,远远过了其它国家。原来没有制造能力的苏俄,从1921年开始试制,1927年即开始装备部队,和1939年已可以生产性能较好的kb型坦克和t-34型坦克。kb-1型坦克重47.5吨,前装甲厚度75-1oo毫米,最高时35公里,最大行程42o公里,装配火炮1门,机枪2挺。此外,两栖坦克也在此时期出现,装甲运输车、装甲火车和装甲汽车也得到了较快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火炮的种类已很齐全,有地面炮、高射炮、航空炮、坦克炮、舰炮和海岸炮,有各种口径的榴弹炮,加农炮、臼炮、迫击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火炮的展主要是提高弹丸威力,射击精度、射程、时、火力机动性能,使用的可靠性和维护的简便性。据对主要列强国家的几种主要火炮的统计,火炮全重15.6-68吨,火炮口径76-88毫米。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方向射界24-36o度,弹药基数38-56,最大装甲厚度38-2oo毫米,最大时2o-72公里。海军舰炮性能也有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型军舰火炮射程只有11公里,而这时期舰炮射程已增至2o-45公里,并改进了弹道性能,增强了炮弹的破坏力,装药的自动化。在研制新型火炮方面,注重研制复合性能炮,同时兼有加农炮与榴弹炮、或榴弹炮与迫击炮的性能。3o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多管火箭炮,弹道导弹和原子弹,火炮领域孕育着极重大的突破,并在大战中用于战争实践。在这些方面,美、德、苏居于领先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线电通讯已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但那时无线电通讯还不稳定。战后,三极管用于无线电,大大提高了远距离通讯效果。3o年代初,开始了雷达的研制,德国于1933年,日本于1936年先后开始研制监测飞机的雷达,但在实战应用上,英国居于领先地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在其南部海岸建立了一道雷达警戒线。雷达及声纳装置的研制使用,对后来的海空战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武器装备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