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共度危局

是在供应已经发生困难后政府才勉强采取的。可是,到了法国沦陷后,定量配给终于被看作是推行经济政策的一种主要武器。当时曾经讨论到实行全面配给的计划,但是被认为不切实际而未被采用。英国政府可望做到的是把定量配给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大多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对这些东西的需要或多或少是固定的----防止这些商品因人们的货币收入太多而受到冲击。有些东西,例如奢侈品,仍将敞开供应,用来吸收游资,但配给制度的存在,则甚至可能促进个人的储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粮食部于1941年12月推行一种对罐头肉类、鱼类和豆类“按计量点”配给的计划。这个计划一试就灵,因此后来又扩大应用到许多其他食品,这些食品在前一时期已经由于“开后门”而脱销。当这个配给方案还在讨论时,已对服装和鞋类实行了类似的“按计量点”配给办法。原来,到1940年11月的时候,全国已依靠库存商品来维持,而且这些库存商品却分配得很不合理。同月间,就此事展开了讨论,1941年6月1日,贸易大臣宣布了这项计划。

    可是,如果工资继续增加的话这些试图制止通货膨胀的指施就没有一个能成功。张伯伦政府对工资问题从来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而联合政府,特别是那位新上任的劳工大臣贝文,这时就必须找出一个新的方法。他曾想采取激进的解决办法,把工资标准固定在原有的水平,规定每四个月由全国仲裁法庭审议一次,但是他的企图失败了,于是政府的政策就只得依靠各个工会的节制和责任感,以及依靠对生活费用进行控制了。后一种政策实际上在1939年12月发放“临时”食物津贴时就已开始实行了,在法国沦陷后的十八个月里,英国政府的政策就是以扩大这些津贴的范围为基础的。服装价格也在迅速上涨,1941年下半年,政府曾讨论控制服装价格的方案。结果到年终的时候,便推行了一项生产“经济实惠”的服装的计划,可是直到1942年春天,还未能按照控制价格生产出数量可观的服装。稳定物价的政策的成功,可从下面这件事来断定:自从这项政策推行后,实际上已不能再以生活费用上涨作为要求增加工资的理由了。可是,尽管有这项稳定物价的政策,到1941年将结束的时候,仍然有人提出大幅度增加工资的要求。然而,如果政府对增加工资一概不准,或者取消或限制工会代表劳方集体同资方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这样做在政治上将是失策的。其次,也有必要作些变革,以有助于把劳动力转移到那些与作战努力关系最大的工业方面去,同时提高诸如煤矿和农业这些行业的工资,这些行业虽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工资却很低。鉴于所有这些原因,政府对轻度的通货膨胀宁可抱着鼓励的态度,因为这种轻度的通货膨胀,在必要时是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制止的。

    因此,到1941年年底为止,英国的作战努力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夏天,是一个坐失良机的时期。当时掌握英国政策的那些人认为,时间对他们有利,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逐步显现出一种长期的优势,来胜过德国和胜过那些可能同德国结盟的国家。他们并没有作过真正的努力去促使英国人民正视自己的严重处境,也没有要求他们为打总体战作必要的牺牲。

    1940年4月初,德国入侵挪威和丹麦得逞,这使英国猛然觉悟过来。公众舆论走在政府前面,渴望采取一种更有力的作战行动。以丘吉尔为首相组成的新的各党联合政府,正是全国人民所渴望的那种领导机构。英国人民所面临的,是需要打一场纯粹防御性的战争,然而,他们这时却表现出打“进攻战的气概”。

    从联合政府成立到日本袭击珍珠港的这段时期内,英国的战争政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错误依然发生,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