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屈

国人来说,这些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斯大林对芬兰代表说)我们无法把列宁格勒搬家,所以只能移动边界。如今两者间的距离只有三十二公里。我曾问过里宾特洛甫,德国为何入侵波兰?他的解释是:他们要让波兰边界离柏林更远些。入侵前,柏林和波森之间的距离是二百公里。……我们要求从贵国边界到列宁格勒的距离为七十公里。我们要的是二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愿意给你们的土地却超过五千五百平方公里。还有哪个大国肯这么做呢?没有。只有我们才这样傻。

    在汉科建立基地,对他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做到能在入口处封闭芬兰湾”,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帕尔吉斯基港(爱沙尼亚),我们还需要对岸的汉科,以防止敌方舰队进入芬兰湾。因为,一旦敌方舰队进入芬兰湾,列宁格勒就无法防守了。”

    不过,为了继续谈判,仍作了再一次的努力。芬兰政府在10月23日的反建议中表示,愿意割让卡累利阿地峡上一块通称库奥卡拉岬的地方。对照苏联的要求,这是一个小小的让步。但是,他们拒绝苏联在汉科建立基地,因为“这和无条件中立不相容”;如果建立这样一个基地,则驻在基地上的苏联军队“也可能用来进攻芬兰”,同时,这个基地将成为“双方争执不休和不必要地引起不愉快的根源”。

    苏联领导人立即声明:芬兰的建议不能接受。在汉科问题上,他们建议缩减保卫该基地的苏联部队的原定人数,并在欧战期间限制对该基地的给养。但是在他们看来,建立该基地仍是保障列宁格勒安全的“一个绝对必需的最低条件”。他们说,为列宁格勒考虑,也要求将边界线北移至布约科岛,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又一次表示,愿意对原来的要求作某些修改。当芬兰代表问到,谁可能进攻列宁格勒时,斯大林提到法国和英国,但是也提到了德国。接着,他又说,目前他们和德国的关系是好的。但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变化。而当巴锡基维肯定地说,芬兰想要始终置身于武装冲突之外时,斯大林反驳道,他能理解这一愿望,但他要巴锡基维相信,这是不可能的----大国不会让它这样做。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讨论的共同基础已不复存在。10月26日,巴锡基维和坦内尔又回到赫尔辛基。第二轮谈判告吹了。

    在此期间,事态的发展表明,芬兰可寄予希望获得援助的,只剩下一些对莫斯科不能产生什么影响的方面了,而且,苏联领导人对外交抗议并不在乎。加里宁主席在回答罗斯福总统表示希望芬兰的独立与和平能维持下去的电报时提醒对方说,苏联政府是自愿承认芬兰的独立的,而谈判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相互之间的安全以加强合作。莫洛托夫讽刺他说,芬兰在对苏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毕竟要比菲律宾或古巴在对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好一些。在莫斯科的谈判开始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外交代表力图会见莫洛托夫,但是没有见到,只好留下一纸照会,表示他们政府对维护北欧集团成员国芬兰的中立地位的关怀。第一次回到赫尔辛基以后,卡利奥总统和埃尔科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首脑会议。会议收到罗斯福总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美洲国家发出的支援电报。然而这次会议的公报却表明,芬兰不能指望从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政府获得任何重要援助。甚至瑞典已同意提供的贷款,也以不得公布作为条件。更令人失望的,是芬兰探询德国态度所得的结果。在收到的答复中,仅仅断言德国对苏联的要求一无所知,并肯定苏联的要求影响不大,以及预祝谈判取得可喜的结果。“我们必须让芬兰自己与俄国人达成协议。我们建议,一有可能就和平解决”,这段话是魏茨泽克从10月6日布吕歇尔自赫尔辛基报告芬兰人已被召到莫斯科的一份电报中摘录的。这段话也可用来对瑞典讲。十天后,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