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五章 舆论分化(下)

之初,国库空缺,太祖以免纳粮来填补官俸的缺额,同时也是给读书人一点生活来源,但是大明经历数百年之后,事情却跟太祖皇帝的本意相反,官绅不纳粮成为了田税的一大弊端。”

    张采见皇上打断他的话,而且将官绅不纳粮定了论调,一时间不知怎么说好。张溥见张采不敢说,只好自己出声了。

    “皇上,微臣也说一句!”

    “好,你说!”

    张溥道:“皇上,虽然官绅不纳粮,但是在地方的官绅之家往往就是一地的领头人物,建桥修路,倡议县学,灾年救济等等都是他们主持完成。是以微臣以为,虽然他们没有缴纳赋税,但同样将这些钱银用于地方支出,还之于民,还之于朝廷了!再者官绅士林之流乃国家之元气,微臣以为应善待之!”

    “嗯,且不说你说的对不对,但你敢跟朕说这个话就不错!但朕要说的是,朕不能指望着靠官绅富商的良心来补这个赋税的漏洞。国家是靠法律来管理的,而不是靠人心!”

    我说到这,他们几个人脸色都变了。我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是最大的人治吗!难怪他们这幅表情!我摇摇头苦笑道:

    “朕的意思是,张溥你说的最好的情况,但事实上地方仍旧有一大批为富不仁的豪强。听听以前河南巡察御史毛九华上言说的是什么个情况:‘缙绅之家,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势豪之家,仆隶多至数百,奸民乘势投献,百姓受其鱼肉。’国人向来不患贫而患不均,既然是官绅了还不纳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贫者日益贫,富者日益富。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可以想象,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无抵御灾年的能力,一旦遇到灾荒,他们就会卖掉田地度日,土地最终会不断集中到少数官绅手中,如果天下有一半的土地都是免税的话,你们认为朕这个皇帝还做得下去吗?”

    “你们都是熟读史书的人,上古到今田赋税法改了不知凡几。但朝廷上位者无不想法设法抑制豪强兼并土地,往往效果却很差!从经历大乱的开国初期,土地重新分配到后期土地兼并剧烈就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大明开国二百余年,土地兼并相当之严重。朕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朕还是却要保证大明的田地都要交税,这样朕才有足够的银两来应付灾年。只要官府肯救济,朕相信没多少老百姓是舍得卖掉自己的田地的!”

    “再者,免税的这部分土地,如果朝廷继续官绅不纳粮,这些税收只不过是收入了官绅的仓库,让官绅的家产多增加一些而已,如果交纳朝廷则可以用来救济百姓!你们会说朕这是在劫富济贫,但朕要说的是,除了本朝,之前历代有何圣人之法说官绅不用纳粮的!佛家还有云众生平等,况且朝廷救济百姓对于官绅富豪之家同样是有好处的,如果朝廷国库空虚,最终引民乱,那么先遭殃的则是那些富户官绅们,这种做法跟好处是相辅相成的!”

    整一个下午,我就跟铭心堂的几位主编探讨土地政策。这也是我一直来思考的问题,如果大明没有开海禁外贸的优势,那么土地兼并将会产生富余的劳动力。在资本主义还没有

    萌芽的封建社会是很难安排他们的,他们将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成为乱民。而我也不能打破现在的土地买卖政策,将土地收为国有,这样只怕不是官绅反对这么简单,连百姓也会跟着反对!对于百姓而言,土地是他们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传家宝,关键时刻还可以卖掉的财产。一纸诏令说归国有,立刻就有人拉起队伍造反!

    张岱他们在听了我思虑的土地政策之后,眼光不在局限于既得利益者的短浅,而是从大明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虽然不可能让他们一下子就改变想法,但是从他们的脸色来看,对于官绅一体纳粮没有那么抵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