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遗留问题也得解决(下)

这么简单。是不是有点太不慎重了?!以前也从来没有这么搞过呀!!”其他的一些县委常委们也都在窃窃私语。

    吴永成笑了一笑,伸手制止住了又想要开口的王彪,不慌不忙地点燃一支香烟,给大家解释说:“我认为这么做,组织部门不是没

    事情可做了,而是他们要做地事情太多了。先在名的时候,这第一关就必须得由组织部门来把关,根据不同的领导岗位,

    确保报名参加考试的人,都符合咱们事先指定的条件,这是第一点;第二,组织考试,也是组织部门的事情,只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开选拔干部尽可能地做到公正。第三点,在根据所需要的职数,确定了入围人选以后,还需要对这些入围的同志,进行组织考察、群众意见测评,这些工作离开了组织部门的同志,那也是绝对不行地。”

    “我觉得吴县长的这个建议可行。”第一次参加县委常委会议的胡云珍,鼓起勇气开口吴永成。

    作为多年的基层干部,胡云珍对于处理这些棘手的事情,有着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眼前摆在众人们面的这一道难题,无非就是僧多粥少,而解决这个难题,也只有通过竞争的办法,要不然一碗水是很难端平的。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有时候你要想让下面的干部们好好地工作,那就必须激励起他们的积极性来。尽管他不明白古代有一个“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但他也懂得这种事情万一处理得不妥当,那就会大大地挫伤下面干部们的积极性,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所以,他虽然是第一次和以前他的这些老上级们,在一个会议室里平起平坐的,尽管还是一个排名在最后的县委常委,有一些胆怯,但还是大胆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话音落地,见大家并没有对他的言有什么反感,胡云珍接着又说到:“至于说以前咱们没有搞过这个,并不等于说这个方案就不可行。吴县长在我们村里的时候,搞过不少以前咱们听都没有听说的事情,比如说蚯蚓喂猪、冬天大棚种菜等,那还不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要不是这几年咱们大家都看见了,否则的话,谁能想到鱼湾一个小山沟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远销到国外、出口挣外汇哪?!”

    “我也同意吴县长的提议。能者上、庸者下,这也是我们党在干部使用问题上,一贯坚持的原则。”王彪马上接口道:“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方案不可行的话,哪位领导又能提出更好的办法来哪?”

    如果说胡云珍的言,还有一点不能引起那些老县级领导的足够重视的话,那王彪的进一步和责问,就不能不让大家深思了。毕竟王彪是县委副书记、又是从地委那个高们楼里下来的啊!

    一时,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咳、咳。这个、这个……”岳岚干咳了两声,打破了室内的静默:“吴县长的这个想法,在目前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这样吧,刘部长,你负责把咱们这次的整个方案,包括撤销、合并临时性机构、闲置干部进入县委党校学习、公开选拔干部等等,写成一个详细的汇报材料,向地委组织部请示汇报,看一看地委是什么意思。”

    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卫兵答应了一声。他这个组织部长也是刚上任几天,对于一些政策性的东西,还不是摸得很透彻。但他对吴永成提出的这个大胆的方案,心里却是一点底也没有的。岳岚这么吩咐他,也正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我还想说的一点,就是那些从临时性机构中清退出来的临时工的去向问题。”既然岳岚准备把这个问题上交到地委组织部,吴永成也就在这个问题上不多说了,他还得解决另一个遗留问题,那个问题同样也牵涉到许多个家庭:“我是这么想的,那些临时工们大部分是高中毕业吧?也可能还有少数是初中毕业的,这些人比起农村的年轻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