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八章 祸及池鱼

粮站牵扯出来的这个张桂清案件哪?!

    要知道,j省纪检委派下来的工作组还一直在梁州地区招待所住着呢!,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无论是梁州地委、还是他纪检委,可都丢不起那个人!

    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全国各地市县的纪检部门,都是刚刚成立不久,机关里不少的办案人员,都是从公、检、法等部门抽调过来的。也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在接到金春书记下达的任务后,不少工作人员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这些离开了原来政法部门的办案老手们,好久没有接到这种任务,也是一直心里觉得痒痒的慌,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案子,还不是像以前一样审理的那种小偷小摸的小人物,而是一位手掌实权的副县级干部,就更激了他们心底的那种斗志压抑太久了,往往在爆的时候,那股力量更是无法抑制的!

    这也该那个张桂清倒霉,就为了一台二十二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就被一群饥饿了好久的猎豹给盯上了,他还能有好的结果吗?!

    不过,张桂清也是在官场混迹了多年的老手了,虽然是第一次与纪检部门打交道,可也懂得“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这一套。

    他知道,如果他只是承认了这一台电视机的事情,无非也就是把电视机上交国库而已,他一个梁州地区粮食局的副局长,与永明县粮食局生的盗卖国库粮食一案,那是远远扯不上的;在分管工作上,他又是只分管人事和劳资。与业务也不挂一点边,一点也不搭界地;至于说到犯罪的有他的小舅子在内,哼哼,**的社会可不像以前的封建社会一样,是不搞株连九族的那一套的,他这个当姐夫的,又没有教唆这王强去违法乱纪,无非王强是通过他

    ,被永明县粮食局招收为粮站地固定工而已。也就霉的结果,他们地区纪检委给自己一个警告处分,也就顶天了!!

    可是地区纪检委的那几个办案人员,根本不满意张桂清的这个交代。他们始终认为这个张桂清身上,还隐藏着许多他还没有交代地问题,他们不相信一个热门部门的实权人物,仅仅只是这么一个露出冰山一角的小问题。张桂清压根就是避重就轻,只交代他们已经掌握的情况。于是,一些曾经在公安部门呆过地老人手,就开始把他们以前用在审问犯人身上的那一套。拿出来放到了张桂清的身上,也让他这个出来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很是见识了一番专政机关地铁拳的厉害。

    即使这样。张桂清也只是承认。他曾经利用职权为别人帮过一点小忙。收受过几瓶酒喝几条烟,那算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来往。顶多是一点小小地违纪现象;其他地违法犯罪地事情,那是一点也不沾边的。

    张桂清知道,只要他如实地坦白了他所做地那些事情,那他的政治生涯就到此全部结束了。所以,突破底线的事情,那是打死他也不能说的。

    既然有了一点突破口,那对于地区纪检委的办案人员来说,就容易得多了。他们认为在张桂清的背后,肯定还有一些没有完全交代出来的问题,所以在向地区纪检委书记金春把情况汇报以后,建议联合公、检部门,拿着搜查证,“清点、清点”张桂清的家庭财产,说不定案子还可以取得更大的进展。

    金春书记当然在这个时候,更希望能抓住一条大鱼,这样既可以做出政绩,还可以挽回以前不少人对纪检部门的一些偏见,更何况张桂清也自己承认了收受了别人送的一点烟酒,现在就可以拿这个来说事啊!于是马上就同意了手下工作人员的建议,还亲自给地区公安处、检察院的领导打电话,安排布置了这个任务。

    张桂清被双规的消息,当时并没有告诉地区粮食局的任何人,也包括他的家属。这也是地区纪检委一些办案老手们的经验之谈,同时,金春也考虑到影响问题,万一在张桂清身上没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