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二章 发掘个希望

爬了一段泥泞不堪的、很陡的小路,面前出现了一条横着一根独木桥的小山沟。

    “吴书记,路不太好走。又下着雨,太不安全了,要不咱们还是等天气好了再来”随行的青农部的那位干事小张看着那根光溜溜、湿漉漉的木头,就不住地头晕,紧走几步对吴永成说道。

    “是啊,吴书记,这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我们南德县可担待不起呀!”陪同的县委副书记也在一旁相劝着。

    “各位领导,过了桥前面就是了,这马上就到了呀!这桥看着悬,其实一点也没有事情的。娃娃们每天上学,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的,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老根老汉最怕他们几个这会儿返回去了,这个学校可是多少年来他的一块大心病。他也老了,准备争取几个钱,把这个学校修建、修建,就退下去。这样也算是他临退之前的最后一桩功绩吧!

    “刘老根,你也太不象话了,领导们都是省城那种大城市里工作的,哪走过你们村里的这种独木桥啊?!这一不小心有个闪失,你能负的起这个责任吗?!”乡镇的那个干部再也忍不住了,黑着脸怒斥刘老根。

    “呵呵呵,没有事情的。我打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这种路也走过。老书记不是也说过了嘛,也就没有几步路了嘛!”吴永成抹了一把脸上流下来的雨水,笑着对他们几个说道:“这会儿就是返回去。那不白淋了这一身地雨了吗张,你要是不敢过去。那就自己找个避雨的地方等着我们好了。”

    既然吴永成这么开口了,其他人也就只好乖乖地跟着继续前行了。

    大家小心翼翼地踩着那长着青苔的水湿滑溜的独木桥,跨过了山沟,又上了一个坡,豁然一块长条平地横在面前,一堵两长来高、十几丈长的黄土崖,在雨中迎面而立,俯视着这块平地。

    “长。各位领导们,这就是我们水沟湾的学校,娃娃们在这里上学实在是太苦了。”老根老汉指着前面,有些心酸地说道。

    展现在中人们面前的是,这一堵土崖下挖出来的七八孔土窑洞。

    这些窑洞之中,有的是牲口圈,十几个骡、马、牛等大牲畜在窑洞里埋头石槽、噗噗地打着响鼻、嚼着草料。还不时很响地踏一下蹄子。从门前路过时,人们还能闻见烘热地马粪气味。

    紧靠过来有两个是羊圈,有两块破门板拦着。因为下雨,今天也就没有出去放羊。

    听见有人从门外走过,羊圈里传来一片咩咩的叫声和向门口挤来涌去的骚动声。羊粪尿的腥骚气,从门缝里刺鼻地扑出来。

    跟在吴永成身后的小张打小就生活在城市里,哪见过这种情形呀?!不由得就掏出手绢捂住了自己的口鼻。

    他身旁的青农部地副部长刘晓生看见,不易察觉地拉了他地胳膊一下,向他使了个眼色。小张才很不情愿地装好了手绢,脸上的那个表情呀,实在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了。

    水沟湾小学的两间教室,在土窑洞的最后两间,门窗倒是完好的……从里面传出来孩子们跟着老师拉长音调,一齐朗读的声音:“山n山。水水……”

    刘老根走到教室门前,伸手推开了门,转身请吴永成等人进去。

    一进教室,里面小学生们的念读声不约而止。

    因为窑洞里光线过于黑暗,吴永成他们的眼睛过了几秒钟,才慢慢地看清楚窑洞里的景象。

    窑顶上不止一处裂缝,往下滴答着泥水,漏水地地方,有几块原来包装尿素的尼龙袋子,被孩子们的小手支撑着,像帐篷一样顶在他们的头上,混黄的泥水扑打、扑打地在上面响着,又从上面流到地下,而他们地小眼睛,始终还在认真地望着老师、讲台上地黑板,还有自己的课本。

    墙角,还有几个塑料脸盆滴答、滴答地接着窑顶上落下地泥水。水满了以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