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成陵的心事

大的一次。”吴永成微笑着没有吭气,他想看看这个李成陵在这番开场白之后,到底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想来也好笑,自己刚才在张炳楠书记那里给人家拍了半天马屁,没有想到,这还没有过了半天,就有人把这奉承话还了回来,因果循环还是成正比的呀!

    “吴主席,我这不是对您的奉承,我说的是真心话。”李成陵好像看出了吴永成心中想什么似的,抬起眼睛真诚地望着他说:“以往我们下去搞调研的时候,往往都是前呼后拥的,还不等到了调研的地方,当地的党委、政府,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当然,这也是把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示了出来,有的时候,甚至是弄虚作假、粉饰太平。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什么真实的情况也了解不到了。”

    吴永成默默地点了点头,鼓励他接着往下说。

    “我们这一周在兰宁地区调研,无论是他们那里的私自设卡敲诈、还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都对我触动相当大。可最我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生在那个派出所的那个刘成有事件,为了治病,居然想出了那种故意犯罪的无奈之举。”

    李成陵说道这里的时候,情绪有点激动了起来:“吴主席,其实像刘成有的这种情况,他并不是偶然的。就在去年的时候,我在一次偶然的调研中,也现了类似的事件,只不过那个事件的当事人是一位年纪六十岁的老人,他只是为了解决一日三餐的温饱。”

    吴永成的脸色严肃了起来:“嗯,还有这样地事情?!成陵同志,你说地仔细一点,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成陵见自己反映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吴永成的高度重视。情绪反倒平静了下来。

    地确,那次事件是在去年李成陵参与的一次对各种犯罪原因调研的过程中现的。

    当事人地名字叫做付达信,j省祁东县人。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兄弟姊妹4个,他排行老四。

    付达信在村里同龄人中,算是个“秀才”了。一九五o年高小毕业后,他考上了县里的林业中学。当时这个学校是免费的,上午读书,下午劳动。

    但是只上了一年,学校停办了,付达信回到了村里。当时正好赶上招工,可是付达信的户口还在学校没有转回来,于是错过了招工。最后只好在家务农。

    付达信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后来母亲也去世了。由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付达信一辈子没有结婚。付达信大哥在江西。姐姐嫁到了广西,只有二哥跟他同村务农。现在已经七十多了。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付达信就一个人居住在村里的一间破窑洞中。随着年老多病,他已经干不动农活了,只好将村里分给他的承包田退了回去。从此走上了一条食不果腹的道路。

    为了养活自己,付达信批烤烟丝和小鱼虾进行加工后再出售,每天可以挣二、三元钱。

    原先付达信家还通电,后来村里给各家安装了电表,而付达信拿不出三百元装电表地钱,就只好晚上黑乎乎地过日子了。

    随着付达信老人身体状况的日益恶化,他连以前地那种小买卖都没有能力干了。于是只好在去年春季的时候。随着同乡一起来到了j省省城,干起来捡破烂的营生。以此来糊口。

    可不幸的是,由于人生地不熟的,一连三天,付达信竟没有收上来一点废品。再加上他年龄太大,每天夹着一个破塑料袋转悠一天,身体就根本吃不消。

    饥寒交迫之下,老人只好把目光放到了监狱里因为那里可以免费吃住啊!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日的早晨十点多钟,在j省火车站人流熙攘的售票口,一位中年妇女手中正捏着二百元钱,随着拥挤的人流慢慢地向前挪动着,突然自己的右手被人重重地一拽,手中的百元钱,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