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百一十九)关于劳动力和矿业

。同时也深深叹息中国在工业方面和西方国家地差距。“若工业大兴。多造**巨弹。俄人断不敢如此猖狂”。表示自己到吉林上任后要多多鼓励民间工业地展。“以之为第一急务”。

    刘铭传和周馥也表示赞同。刘铭传说东北三省地矿藏之丰富。远在台湾之上。如今国家已经稳定下来了。正好可以兴办矿业。不但可以增加国家地收入。也可以给无地地农民找到“衣食之资”。

    刘铭传主政台湾的时候,在台湾兴办矿业就取得了很好地效益,如果不是清廷的一些守旧官员的无理干涉和妄加非议,他取得的成绩还可能更大一些,但当时因为清廷的掣肘,他的好多展工业的计划都胎死腹中。现在,头上的那个昏庸腐朽的满清朝廷终于消失在了历史地故纸堆中,刘铭传在辽阔富饶的东北大地上,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孙纲深以为然,他此次回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给中国订出一个展工业的规划,他毕竟是从后世穿越来的,对中国的资源分布有一定的了解,虽然知道得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就要强太多了。

    中国的矿业有很早地历史,在清康乾时已经有了一定地基础,虽然是处于手工劳动的状态,但因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地统治者以“农政”为主,担心展工矿业会占用大量的农业生产力,因此一直对矿业采取的是不支持甚至是压制的政策。但即使这样,到了清末,中国的矿业还是一点点的艰难展起来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矿业展的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

    现在,新的“华夏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矿业的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机。

    因为孙纲知道,对于展矿业和相关工业会占用大量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应该是不存在的。

    中国的人口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增长,到了清代,一些资料表明,在乾隆时期,中国人口次突破一亿大关,可以说已经出现了“人口危机”。到了清代晚期,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为人均可耕地的减少,造成了中国大量的农民失业,加上外国的入侵,引起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中国封建社会对此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加上封建国家机构本身的腐朽无能和低效率,结果促使各方面矛盾来了个总爆,即震惊世界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这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才被清朝镇压下去,连年的战乱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使中国的人口下降了近6ooo万。而太平天国起义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社会压力,使中国的经济在战后得以快恢复,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现在,关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可耕地的不足的矛盾,又表现了出来。

    孙文就任农业部长后,对全国的农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和广泛的考察,他在给孙纲的信中说,“查各省上报人数,较十年前计增不下十余倍,盖承平日久,生齿日繁,而地增有限,且庐舍所占田土,亦不啻倍增。地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心甚忧之。”他这个农业部长,上任后面对的麻烦,其实是很大的。

    如何有效的容纳过剩的农业人口,对中国农业社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孙纲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兴办矿业,把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入工业体系,“尽地矿之利而裕民食”,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业展所需大量劳动力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的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沙皇俄国在展工业的同时,因为占用了大量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奴,结果出现了农业产生停滞甚至萎缩的情况,而这种事,在中国是不会生的。

    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展工业并不缺少劳动力。

    孙纲现在想做的,就是做好规划和引导工作,优先展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