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五百五十五)在青岛的“德国潜艇”

德意志”号搁了浅。而当时孙纲还一口咬定说是水雷造成地。但西洋镜被迪特里希一下拆穿。双方最后差点兵戎相见大打出手。

    时隔多年,孙纲回想起这段往事,想起了当年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林泰曾,如今已经不在人世,心下不由得一阵黯然。

    昔日的战友已经牺牲多年,而自己还没有完成战友收回国土的心愿,青岛如今还在德国人手里,自己却在这里和昔日的敌人谈笑,对他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场面。

    “这些潜艇,将来也会令他们的敌人印象深刻的。”孙纲

    ,说道,

    迪特里希现在也许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潜艇差一点就让德国赢了那场战争。

    目前的青岛造船厂还处在建设当中,孙纲看到,从事建设劳动的工人多是中国人,他问起了这些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在工厂的负责人员很严肃地告诉孙纲,根据德国和华夏共和国关于青岛问题的《修约》,这里的中国雇工的待遇和德国工人在本国工厂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而且工人们还成立了工会,作为保护工人正当权益的机构,这里的工人的待遇和工资水平比中国内地要高。

    “德国企业全都严格地遵守了条约中关于当地居民的地位的条款”。

    听了德国人的话,孙纲其实在心里并不敢确定德国人是否做到了他们所说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逐渐强大起来了的中国,已经在心里赢得了德国人的尊重。

    为了不让德国人认为他是来“挑刺”的,他并没有去找那些中国工人谈话,从他在码头看到的,在“永宁”号巡洋舰进港时,青岛民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他基本可以肯定,德国人还是遵守了条约的。

    只有国家真正强大起来时,这个国家的人民才不会被别的国家轻视。

    德军在青岛建筑的要塞也让孙纲见识到了许多后世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德国人弄的这些防御工事不但坚固严密,而且设计得十分巧妙,在原来清军建筑的炮台基础上,德国人进行了重新修建,使青岛成了一座强大的军事要塞,其整体的综合防御能力,并不下于孙纲苦心经营的“东亚第一要塞”旅顺口。

    这些其实也表明了,德国目前根本无意把青岛交还给中国(很可能将来也不会),而是想要永久的占领下去。

    孙纲想要收回青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青岛的参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德**队的军容和战斗力,的确不愧于欧洲大6“第一”的称号。

    自己出来巡视各地,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除了林文昊和戴雄飞带的自己的亲兵卫队外,还从驻扎在旅顺的海军6战师里挑了一百人的精兵锐卒给他当卫队,这一次来青岛,中德双方军队还进行了一番“切磋”和“交流”,自己手下的这些中**队的精英让驻青岛的德军着实开了回眼,而驻青岛的德国6军的表现,也让他暗暗心惊。

    德**队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战斗素养和精神风貌,不同于他所见到的任何国家的军队。

    在他的印象里,俄国士兵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是最为可贵的,但俄军的战斗力却不敢恭维,主要问题是出在军官上,是军官素质的极度低下造就了一群“乌合之众”的俄军。英军和法军的官兵纪律严明,但作战死板,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日军的情况也差不多,而日本士兵的可贵之处在于“绝对服从”的精神,但德军无论从军官还是士兵的作战素质和技能,还有战斗精神,都比这些国家的军队强很多。

    现在驻青岛的德**团,比他当初陪同李鸿章去德国访问时见到的带些“表演性质”的阅兵式上的德**队,其作战能力给他的印象,可以说更为深刻。

    德国6军之所以雄冠欧6,和德国的全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