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六百九十九)追击


    “是的,将军。”

    “铁路现在已经在中国人的掌握之中,他们的装甲列车会随时出现在这里。”勃罗西洛夫自言自语道,“前些天他们就突破了铁路防线,我们甚至炸毁了铁轨都没有用,他们能很快的重新修好让装甲列车通过。”

    “是的,将军,连我们的装甲列车也不能阻挡他们。”军官说道,

    “我们来这里是一个错误,”一位军官沮丧的说道,“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是以前留辫子的中国人了,我们应该在兵力和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时候才可以进攻他们。”

    勃罗西洛夫有些惊异的看了看身边的军官们。

    现在,这些

    睛里除了疲惫,就是厌倦。

    还有恐惧。

    “是啊,这样的进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勃罗西洛夫叹息了一声,“我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而且上帝也没有给我们那么多的好运气。”

    军官们听了他的话,全都默默不语。

    这些俄罗斯军人在这么多天的战斗当中,每一个人都恪守了自己的职责,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执行自己的任务,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这不是俄罗斯军人的错。

    除了中队的强悍出乎意料以外,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

    “开始行动吧,先生们,我们必须赶在中国人完成对我们的包围之前离开。”勃罗西洛夫努力的压下了心里对彼得堡的不满,用鼓舞的语气说道,“我们只要能顺利的回到赤塔和司令官会合,就是胜利。”

    一又一的迫击炮弹象长了眼睛一样的落在了林子当中,将已经逃入树林里的俄军士兵成片击倒,俄国人拼命的用手中的步枪还击,但却阻挡不了中队的追击。

    远处高高的山岗上,八十八岁的老将冯子材策马迎风而立,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前方的战况。

    座下的枣红马打着响鼻,有些不耐烦用蹄子刨着地,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向敌人起冲锋,冯子材可能觉察到了战马的“心理活动”,笑着用手拍了拍马头,让战马安静下来,眼睛却仍然没有离开望远镜。

    这匹马是他去北京找军务部长孙纲请缨时,孙纲送给他的。

    据说,这匹马是一位哈萨克领访问北京时赠送给孙纲的六匹“汗血宝马”之一,因为毛色在阳光下的某个角度呈现淡紫色,孙纲因此给马起名为“紫电”。

    冯子材并没有见过传说当中的“汗血宝马”是什么样子,但这匹“紫电”体型高大俊美,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而且奔跑起来确实如同闪电一般他手下好事的人曾经做了测试,“紫电”在平地跑完ooo米只需62!从这个角度来说,“紫电”确实当得起“快如闪电”的称号。

    不管史书当中记载的汗血宝马是不是这个样子,反正冯子材是非常喜欢它,平日里只要有空闲,就会和心爱的战马在一起。

    而爱马真的“汗血”,是他在一次野外军演时开始现的。

    “紫电”在经过长时间的高奔跑之后,肩膀位置就会慢慢鼓起,并流出象鲜血一样的液体,当时曾经把冯子材的勤务兵吓了一大跳,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汗血宝马”的特征。

    现在,冯子材就是骑着“紫电”,一路从满洲里追击俄军,来到了这里。

    自从反攻开始后,冯子材率领的广西子弟连续突破了俄军的多道防线,在向前推进的同时消灭了大量的俄军,面对着眼前的累累战果,冯子材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作为一名戎马一生的老军人,长期的职业军旅生活的直觉在告诉他,俄国人虽然被打得节节败退,伤亡惨重,但对中国人来说,决定性的胜利还没有到来。

    “俄国人的常备军现在约为一百四十万人,还有大约三百五十万人的预备役,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