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二章分手

    整个东进纵队的所有官兵,在得知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7月7日悍然在北平动战争后,都表现出极大的愤慨,纷纷向上级递交请战书,表达自己愿奔赴前线,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意愿。而司令部电讯室更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天都有新的战况和消息不断传来,到了7月14日,中央给东进纵队来指示电,要求东进纵队做好开拔的准备,随时听从中央的命令。孙玉清召集纵队团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的指示精神,后勤部加紧了物资的准备。

    8月25日,国民政府通过了在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方案,这一天,陕北的45ooo多红军含泪取下了鲜红的红角星,藏入自己的怀里,戴上了青天白日帽徽,归入国民革命军序列。远在额济纳旗的东进纵队等来了中央关于下一步的行动指示,根据指示要求,整个东进纵队一分为二,其一团、骑兵团、机炮营、特战队被整编为八路军独立大队,编制为三个步兵中队(相当于营级规模),两个骑兵中队,一个机炮中队,一个辎重中队,一个特战队,野战医院随独立团行动,整个大队达32oo人,大队长黄绩,政委李大朋,准备开往晋西北,其二团、警卫营和东进纵队后勤部编为八路军南下支队,由孙玉清任队长,熊厚任政委。整个支队辖四个大队(营级规模)和一个后勤大队,总人数达25oo人。护送苏军援助的物资前往陕北。

    对中央的安排,孙玉清和熊厚都感到疑惑不解,只有黄绩明白,这两人均是原四方面军的战将,中央才清算了张国焘路线,这两人没有参加这场运动,态度还不是很清楚,中央肯定要让二人到陕北去表态的,至于自己,幸好搭上的是红五军团这条线,军团长战死高台,让自己带领部队奔赴战场,也算是对董军团长慰藉吧。

    完成准备后,孙玉清、黄绩、熊厚等向图王等告别,然后率队向东开进。

    这时的日本侵略军不但攻陷了平津,还在南边的上海动了战争,松沪会战打得是热火朝天,敌人的兵锋直指山西。八路军各师以开始东渡黄河了,中央已与绥远的傅作义谈好,傅作义同意独立大队借道绥远,赶往晋西北。

    早在一个月前,东进纵队就开始在额济纳旗为部队配统一的军服,现在没有国民政府提供的军装,每个战士就把军帽上的五角星摘了下来,很多战士在摘五角星的时候死活都不愿意,还是李大朋引用中央电文中的话,说道陕北的红军全都换装了,虽然我们取下了五角星,但我们把它藏在心里,保持我们红军的本色不变,面白心红,很多战士才含泪取了下来,小心地藏在自己的胸前。

    两支部队离开了额济纳旗后,一路向东,大军所到,只见草原辽阔无边,常见洁白的羊群在碧草间闪现,不时有奔腾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让黄绩重温了一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不过黄绩也只是很短暂地沉浸于其中,部队千里行军,事务也太多了,而且现在是两只部队了,更有很多的事等着他。

    这天下午,部队到了距蹬口北3oo公里的乌拉特后旗,这里的地方长官早得到有国民政府的部队路过的消息,都早早地跑到城外的迎接,看到黄绩骑马过来,忙迎了上来,连声说道:“长官辛苦!长官辛苦!”黄绩腾的一下跳下马来,朗声说道:“本人奉国民政府的命令,率部奔赴抗日前线,路过贵地,打扰了。”

    “长官说哪里话,本地百姓闻知长官率部出征,痛击倭寇,长我中华志气,特在城里备下薄酒,为将士接风洗尘,还望长官赏脸。”那个领头的穿着长褂,手里拿着礼帽,点头哈腰地热情说道。

    黄绩拿不准这是一个什么人物,就瞟了一眼,慢条斯里地说道:“你是?”

    “长官见谅,长官见谅,敝人是本地县长徐原生。”说完又转身指着身边一个穿得很是阔气的中年人说道,“这是本城商会的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