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一章 恩怨两缠



    韩青笑道:“师姐其实是‘人在情中人自迷’……”“你别卖酸弄臭,我老屈不懂!”“不懂就算了……总之你别去惹师姐生气便是。”

    却说这日高应龙来向贤杰请示道:“大哥,咱们的粮草快要吃完了,怎么办?”贤杰皱着眉头道:“节省着吃吧----普济他们的战船造好了没有?”“蒙冲大海舰造好了二十艘,可载兵士五千人。”

    贤杰思索了一下,下令当晚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出海的事情。

    天傍黑的时候,忽然有两个喜讯传到大寨。一个是做了济州太守的张忠,不忘旧情,派人护送了一万石粮草,特来接济贤杰,并要贤杰派人去接应。另一个喜讯则是找到了贤宝和铁勇的下落,还有以前失踪的井凤安的下落。

    原来那日大铁炉子一战,贤宝抹伤自己的脖子(幸好只划伤了皮肤,并未伤及气管和血脉),负气冲入唐军阵中大砍大杀,并连闯二十座连营,杀出了重围。然而她的马炸了惊,驼着她一直往东奔去了。后来她精疲力竭,两眼黑,从马上栽了下来……

    幸得从后面赶来的单铁勇及时将她救起。二人想寻找逆军,却迷了路,一直往东闯,竟然闯到了泰山。结果意外碰到了在泰山当强盗的井凤安。

    三人听说杨贤杰已经同唐朝讲了和,觉得很丢脸,一合计,决定继续留在泰山扯旗造反、对抗官军。那井凤安也结交了一批弟兄,山寨收罗了五千多人,声势颇为浩大。山东官军几次围剿皆被杀得大败。

    贤杰听得此讯,自是喜上眉梢。他立即派高应虎、姜红火率领一千弟兄乘四艘海鳅舰走水路去接粮草,同时派人去泰山联络铁勇、贤宝。

    晚上,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人们6续赶来开会了。贤杰主持会议,开门见山道:“我军长此在这里耽搁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面前的强敌厉害、一时难退;因此,我军应尽早出海,离开这是非之地……我们已造好了二十艘蒙冲大海舰,可坐五千人出海。因此我决定,组建五千人的先遣军,先行出海去寻找一个立足点,以便接应大军。不知诸位谁愿为先行?”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吱声。盖因没有一人熟悉海外的情况、也无人熟悉指挥海上行船以及对敌之法,故都不敢贸然接受任务。

    杨侗和他的妻小也在帐下旁听。当下杨侗道:“叔父,我的两个儿子虽不成器,却也学得一身武艺,不如叫他们去吧。”杨侗的长子杨金道:“是啊,叔爷爷,我和弟弟的武功绝不会比云娇姐姐差!”

    贤杰道:“二位贤侄志气可嘉,不过出海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仅要有武艺,而且要懂得航海技术,还要学会同海外异邦打交道,你们行吗?”

    杨金不吱声了。柳云飞道:“小侄虽是个猎户,也曾在江上、湖上打过渔,对航海也略知一二,小可愿担任先行!”贤杰又问了云飞几个技术性的问题,云飞皆对答如流。贤杰面露满意之色道:“既然如此,先行就是你了,我再拨一员大将助你。”

    当下点了老成稳重的华元丰为副印先行,辅佐云飞。同时任命杨金、杨银为马步军千总;又从有经验的士兵中提拔了许良、刘玉龙、胡浩平、南宫适为水军千总,指挥水军,同时都受先行官辖制。

    贤杰又令军中绘图师赶画航海图。同时派人四处去寻找通译(也就是翻译官盖因此次出海,可能要同外国人打交道,必须要有通晓外国语的通译。

    一切布置停当,大家便去分头行动,待准备就绪时便扬帆出海。

    天亮的时候,高应虎、姜红火回营缴令,报告说他们接到粮草后在半路上遭到柳云娇兵马的袭击,被抢走了一些粮草。贤杰皱了皱眉头,也没过多责备他们,让他们把粮草分下去。这时军士来报,柳云娇在城外挑战。

    贤杰道:“只要他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