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降灵珠

此我商朝大乱之兆也!鲍等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当尽的大义。况且,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与二位丞相,俱有责任也。今日我等鸣鼓击钟,齐集文武,请驾临轩,各陈其事,以力诤之,好不失君臣大义。”

    商容听了,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夫言之有理。”

    比干也点头称是,于是,满朝文武百官,浩浩荡荡,令执殿官鸣鼓击钟,请纣王登殿。却说众人击鼓的时候,纣王正欲和妖狐欢好,突然被人打扰了,心里极为不痛快,问了左右,都说满朝大臣求见,纣王不悦。但听妲己劝说,还是升殿去了。

    却说纣王上了殿后,满朝文武,一个个拿着奏章,不停的请他批阅。纣王心里挂念妲己,批了半天,见还有一堆奏章未曾批示,有退朝之意,说道:“各位爱卿,无事可先退朝,待本王慢慢批阅才是。”

    纣王打的是什么主意,群臣如何不知?他们好不容易才让纣王上殿,怎么可能让他走了?只见商容、比干两丞相上前奏道:“天下诸侯本章候旨,已不可再拖,陛下何事,数月不临大殿?日坐深宫。

    今陛下全不把朝纲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圣听者;微臣请求陛下当以国事为重,切不可高坐深宫,废弛国事,拂了臣民之心望。

    臣闻天位艰难,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未有不因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此时当留心邦本,痛改前非才是。去谗言,远色意,勤政恤民。如此,则天心效顿,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之内,无不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听老臣一劝。”

    纣王也是受过礼教之人,大道理又如何不懂,现在他心在妲己,根本不想和这些大臣们扯,见他们有大议论的倾向,抢先开口说道:“朕闻四海安康,万民乐业,就一北海袁福通逆反,已经派闻太师去前去,各位爱卿,就不必担心了。”

    说罢,想命人退朝,不想群臣又进言力劝,直让纣王愤怒,只听纣王说道:“尔等生为朝廷命官,怎能不体恤本王?朝廷百事,俱有相与朕代劳,自是可行,怎会积累出如此多的奏本?定是尔等疏忽贪懒地缘故,朕纵临轩,亦不过垂拱制定天下大势而已,又何必哓哓于口舌,事必躬亲哉?”

    却说纣王刚要和群臣一阵脾气,又听有人来报,一个道士求见。

    那道士进来后,也不向纣王行礼,径自站着,看着纣王。纣王见他狂傲,有些不悦,但也暗忖这来人可能是通闻仲一般的有道之士,就先忍住怒气,问道:“请问这位道士,从何而来?”

    道人回答道:“贫道从云水而至。”

    纣王问道:“何为云水?”

    道人笑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乃聪明智慧天子,听到这里,也有些肯定了,有意确定一番,接着问道:“云水散枯,汝归何处?”

    道人笑着答道:“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纣王闻言,转怒为喜曰:“方道者见朕稽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乃通知通慧之大贤也。”命左右赐坐。云中子也不谦让,直接坐下,待过了一阵后,才说明来意:

    原来,他见朝歌妖气重重,当时妖狐还未完全炼化了金丹,自然隐藏不住,心里挂念,准备一番后,就除害来了。

    纣王听了,笑道:“宫中守卫颇多,哪里妖怪,道友多心了。”

    云中子拿起一把木剑,笑道:“大王将这木剑挂于分宫楼三日,一切便可知晓。”

    纣王听了,觉得没有什么大碍,笑着命人去做了。云中子见事情达成,和纣王聊了一阵后,就告辞离去了。

    纣王见被他撇在一边的文武百官,俱是一脸不悦,心里偷笑,传令时间已到,宣布退朝,百官无奈,只得离去。纣王开心的往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