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回 图谋并州

    刘虞压低了声音言道:“汉光贤弟如今这个京师之中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咱们圣上的身体那可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万一要是哪天圣上回归天界了那可就是要另立新君了。而这个新君继位的大事那可是关系到满朝文武的官位以及天下黎民的安危之大事。因此这朝野之中也就围绕着当今圣上的两位继承人分成了两派。这其一是以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拥立的皇子辩为一派。其二是以董太后和宦官张让拥立的皇子协一派。这皇子辩乃是何皇后亲子又是长子本应是汉室的正统可奈何那个何皇后原本只是一个贵人只是因为生了一个皇长子因此母凭子贵升作了皇后而那何皇后的胞兄----何进何大将军。也不过是一个屠夫出身虽然现在是大将军了掌握了不少的实权。可也逃不了兄凭妹贵是因为攀了皇亲才这么的显赫无比的定论那家族的根基更是和那些世代的豪门望族们比不得的。可那皇子协则不然虽然那皇子协原本只是圣上最为宠爱的王美人之子可他的母亲王美人却因为抢了圣上对何皇后的宠爱故此被那何皇后所妒嫉最后被何皇后寻故鸩杀了。如此反倒成全那皇子协了那皇子协被送去了董太后那里收养。那董太后原本是当今圣上的亲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是圣上入继大统之后才迎进宫中尊为太后的。其权势的来源全在于当今圣上对生母的爱护之上故此这董皇后也需要能再次继承帝位的皇子还是对她亲近无比。所以这个董太后是尽心尽力的把那个皇子协抚养长大。可也因为这个董太后是把皇子协从小养大的那对皇子协的感情可是无比的疼爱。而且那皇子协本身又是聪明乖巧甚讨董太后的欢心。于是在不久之前这个董太后向当今的圣上进言要废皇子辩的太子身份改立皇子协为太子。而那圣上的亲信张让本来就是董太后的心腹故此也是支持皇子协的好以此能够受到未来新君的宠信而得以继续的把持朝政就连那当今圣上也因为对王美人之死心怀愧疚对那皇子协也是疼爱无比只是因为废长立幼有违法理而且那皇子辩的舅舅又是身为大将军手握重兵因此才犹豫不决。结果也就因为是这样这朝野之中自董太后进言之后就分成了两派纷争不断。那些朝野之中的清流也被纷纷地卷入其中。可以明哲保身之人也是越来越少了。”

    刘明听了刘虞的分析真是暗暗称奇这个刘虞好见识呀。刘明忍不住地问道:“伯安兄果然是见闻广博可那些宫中的隐秘之事伯安兄又是如何得知的?”

    刘虞嘿嘿笑道:“汉光贤弟难道你以为愚兄的这个宗正的身份是当假的不成?虽说那宦官张让等人把持朝政宫廷深得圣上的宠信愚兄奈何他不得。可这皇族宗亲之间的隐秘之事又有多少能瞒得过愚兄?此次愚兄来此冀州担任刺史也是为了躲避两派之争免得身受其害。愚兄也只有来到冀州为官才能避开时局之中的两派纷争不管是今后的那一派得登大宝愚兄也不会因此受到牵连。而且我等为人臣子的自然是要以当今圣上的意愿为准岂可妄自定夺皇位继统之事。”

    刘明这回算是服了。看来不管是这个人多么的正直多么的爱民如子多么的遵循圣贤之道只要是能够混上高位的就没有一个会是简单的。总会有一些自己的自保之道。

    这天夜里刘明和刘虞这两个人是越聊越投机直至天明时分这才砥足而眠。

    两日后汉朝的第一间官办书局‘幽州书宛’正是的成立了。而书宛的第一任主编大人就是由刘明得老岳丈蔡邕大人兼任。这书宛主编由蔡邕兼任也是众望所归的。一个是在现今的这些刘明手下人员当中也就蔡邕的职责最为轻松可以兼任此事。另一个就是这个蔡邕再怎么说也是当世的大儒之一刘明的这些属下家臣当中除了管宁之外还真没人能比得了蔡邕的声望。再加上这评论经义的责任太重大除了这管宁和蔡邕之外还真没人能震得住场面而那管宁在受刘明的点化后现在又一心的想干实事造福百姓根本就对这些不感兴趣。于是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