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一回 绑票之争

    刘明等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说完了那都惊呆了。

    刘明真没想到竟然还会有人这么去想。这些古代人的脑袋都怎么想的?这董卓分明就是在搞绑架。而这些人竟然还想着去追随绑匪。刘明这回算是开了眼界了。

    而这时马日碑躬身向刘明说道:“太尉大人我等皆认为应遵循先帝遗诏只是在这去留之上有些分歧。太尉大人身为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还请在离去之前给我等作个评判。”

    刘明清醒过来知道现在的问题就在王司徒的这帮所谓的清流之上。当下刘明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本公愚见此国贼董卓祸乱朝政劫持天子罪在不赦。诸公如去长安护驾必招国贼董卓的残害。而且诸公前去那国贼董卓还可假借天子与诸公的名义乱下诏令。如此一来这天下志士如不详查实难分辨真伪。易为国贼董卓所乘。所以诸公还是以留在洛阳主持朝政为宜。”

    刘明这回可是把话说得算是够透彻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全都摆了出来。满以为这回这些清流就应该没有什么其他可说的了。肯定会全都留在了洛阳。没想到虽然这些人全都觉得刘明说的有理。可那王司徒还是说道:“太尉大人所言甚是。可如今天子身边如无一个大臣为天子分忧护驾。则朝廷的体统何在?我等朝臣岂可畏死而舍义。而且那董卓如果因此认为天子无足轻重而起歹念伤害了天子那岂不是我等护驾无功之罪?”

    王司徒的这几句话一说这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都无话了。纷纷得点头称是。

    刘明算是服了竟然还有这么愚忠的人。不过那王司徒说得也有些道理。毕竟那绑匪撕票的事就从来没进过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那国贼董卓不管是撕票也好不撕票也好。跟自己是没什么关系的。

    王司徒看大伙都认同了自己的观点。又对大伙说道:“虽然咱们一定要有人去长安为天子护驾牟利。可太尉大人所虑那国贼董卓假借天子的名义以及我等之口乱下诏令之事。也不可不防。不如以马大人和慈明公为留在洛阳主持朝政。联络本初等人谋划迎取天子之策。而就由我及其他几位大人前去长安护卫天子。我等到了那里也可随机应变即策应天子的安全也好与诸位大人里应外合共破长安擒下那国贼董卓。立下不世之功。”

    众位大臣听王司徒要如此就义纷纷敬佩不已。而那荀爽也向王司徒说道:“老朽已被罢了官职。如何再配与马大人等在此主持朝政。不如老朽也随王大人到长安护卫圣驾。老朽虽然年迈可也跑的动几里道路出的了几分谋略。”

    荀爽一说完那杨彪、董琬也表示要与王司徒一同前去长安护驾。

    刘明心说这脑子里有水的人还真多。可刘明心里也明白:别说自己和这帮大臣不熟就算是非常的熟。以这些糟老头子的年纪又都是世代豪族出身他们也未必把自己算到他们的哪一个圈子里去。而且这帮糟老头子如今表面上尊重自己一个是因为自己有先皇的遗诏身为辅政大臣又有太尉的官职和安国公的爵位在那摆子了呢。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自己的军马众多实力强大这些大臣全都畏于自己的武勇。不敢不尊重自己。可如今这自己大臣们说贴己话的时候自己还真插不上言。

    可此时那王司徒连忙劝止荀爽、杨彪、董琬等人说道:“慈明公尔等岂能如此说来?那国贼董卓挟持的天子所下的命令如何可以当得真地?这洛阳的朝政自是应当由尔等镇守。那关东的群雄皆我等之徒矣。此处不由慈明公等在此坐镇又有何人可以胜任?公等自应恢复官位留守于此。而且既然那国贼董卓罢了公等的官职公等冒然前去长安反而会引起那国贼董卓的怀疑而招徕杀身之祸。更有可能坏了咱们的大事。”

    荀爽、杨彪、董琬等人听王司徒说得在理也就不再坚持。可那荀爽还是说道:“即使如此老朽等留在洛阳就是。可老朽等的官职却是万不可冒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