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四十九回 有什么不满意

也不可灭尽。待兵马收回。这些蛮胡又会聚拢起来修生养息。繁衍人丁。譬如荒原野草毁之不尽。如此咱们再行征讨徒结人怨也。与其因此和那些蛮胡结成死仇。不如狭大胜之威对那些蛮胡进行诏安安抚他们。使其为咱们所用。”

    而镇北军第三军团行军司马刘欢则从实际出分析道:“鲜卑部族虽遭大败但据情报此不过是那些鲜卑部族当中的强梁者所为。此战遂鲜卑五十万之众俱灭但咱们的损伤也达十至一二。而且此后若咱们再次讨伐那些鲜卑部族也决不会再如这样一般与咱们正面对抗他们必定以他们行动迅地理精熟为优势对咱们加以游击、骚扰。咱们的讨伐难度必然因此大大增加。损兵数量也会因此增加。况且就算不计算这些额外损伤只以如今的这个战役为例如此几次者咱们的兵马也会损失殆尽。此正所谓:国虽强好战必亡。”

    而赵云的参谋陈震则婉转的说道:“我军兵马遂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然此草原辽阔。即使是咱们大军走上一周那也旷日持久。而且草原贫瘠牧民也无余财。咱们徒自耗费钱粮而无所得此无益也。不如遣使安抚为上。”

    面对着这些或战或和等等的不同意见刘明和郭嘉都在笑眯眯的听着。对每一个表意见者那都是加以善意的鼓励。

    刘明如此作那是因为要选拔、培养人才。

    对于刘明来说人才并不难得难就难在掘和培养。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而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掘悟性比较高的人才这也只是一点小困难。真正的困难还在于培养。

    经过现代化教育的刘明深深得知道所谓的人才高手只是指那些人的领悟吸收能力比一般人强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比一般人而已。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弥补的。

    再普通的人才只要通过不断的实战和锻炼那也能培育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高手。反之什么也没经历过的人才那也不可能是绝世奇才。天生而成圣人的那种怪物那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非得说一个什么实际经验也没有的家伙是绝世奇才恐怕也只能象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被耽误了。

    所以刘明只要一有机会都会让自己的手下参与和挥一下的。而郭嘉那也早就对刘明的这种方法习以为常了。而且郭嘉对此也极为认可和支持。

    现在各个表的意见都差不多了。刘明对此也极为满意。于是刘明就把目光转移到了郭嘉的身上。

    郭嘉立马明白该自己表现了。于是郭嘉起身言道:“蛮胡强横而无礼预收其心必恩威并施。如今咱们已然取得显赫战果如再加征讨反倒会使那些蛮胡同仇敌忾团结到一起使之成为咱们的强敌。即使咱们不惧其正面攻击然他们的日夜骚扰那对咱们而言那也是不胜其烦。从而使咱们陷在这个草原上难以脱身。既然如今咱们已然大胜一场那些蛮胡也知道了咱们的利害咱们的威风也就确立了。此后咱们也就应该施以恩惠收服他们的民心。例如咱们即将建成的集贸城市那就可以大大收买他们的民心。此外咱们还可以把那些战败的鲜卑部族的势力范围划分给支持咱们的那些部族并对他们派出兵马加以保护和扶植使之成为咱们的羽翼。如此鲜卑部族当可平顺。遂经年而不反。”

    要说郭嘉地这番计谋再结合以上各个言者的策略那已经相当完美了。然而刘明却觉得始终有点美中不足。

    刘明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有这个感觉呢?

    刘明站起了身形来到了简易的沙盘之前绕行一边观看这草原地形一边慢慢的思索着。

    刘明思索的同时郭嘉也在思索着。对于刘明要收服鲜卑部族的心愿郭嘉那是深深的了解的而且刘明逐步实行的那些计划郭嘉也是了然于胸的。郭嘉深深的知道刘明的计划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成功了乌桓部族的融合成功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鲜卑分化的计策那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