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八章 归来(上)

    第二百五十八章归来(上)

    是夜,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

    北平南郊十里外的茂林里,一处凿于山壁的漆黑洞口,百名劲装黑衣人疾速闪出,快而有序地翻身上马驶离。

    不一时,浓密的茂林里了无人烟,仿佛从没有人来过一样,就连那一人宽的窄洞也掩埋在杂草下,更不说拴于周边两个时辰的百匹骏马已消无踪影。

    同年四月,就在百名护卫南下接应燕王三子的时候,朝廷再一次加快了削藩的步伐:洪武帝第七子齐王、第十三子齐王、第十八子岷王皆被贬为庶人,第十二子湘王自缢。

    到了五月里,日头渐渐热了,往往刚入午时就酷暑难熬。

    仪华身体虚寒,最耐不住暑热,去年夏日生生撑了过去,今年的夏日便甚不好过。夜间时分本该入睡休憩的时候,奈何白日蒸人的暑气未散,后花园又有唧唧喳喳的群鸟鸣叫,两相其下她自是难以睡眠,反到了白天精神萎靡困顿,竟这样养成了日夜颠倒的作息。

    这一日正是五月末,离入伏没有几日了,天不过刚亮没多久,却已是艳阳高照天。

    仪华这上午因不耐暑热也没睡好,遂简简单单用了一些儿午膳,便无精打采地睡下了。

    这一觉睡得沉了,直到下午向晚才堪堪起身,就听李进忠在屏风后禀道:“王妃,王次妃和郭次妃求见。”话停了停,似有犹豫地补充道:“她们已经等了一下午,应恐扰了王妃的休息,就没让小的来通禀。”

    她们来做什么?

    仪华蹙眉凝思了一瞬,继而却是有些无奈的舒眉道:“我知道了,好生招待着,我一会儿过去。”说时隔开盼夏的服侍,自取了一身素净的宽袖夏衫、大幅襦裙换上,略做梳妆去了正殿。

    自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大婚后,郭软玉养育的大郡主和王蓉儿亲女二郡主相继出嫁,皆嫁开国功勋之子。郭、王二人许是女儿出嫁,并自身多年无宠在身,再不明白也晓事了,尤其是当年的张月茹的“无故”居冷宫,更让她们平和了下来,两人也不知不觉有了交情,帮她处理府中膳食、衣饰、喜宴等事很有些作用。

    今日会在她免晨昏问安两个多月,突然来求见,恐也是与朝廷又除四王、北平局势越发紧张有关。

    心念转动间,仪华已携着盼夏手背,款款走入正殿首位入座。

    “臣妾参见王妃。”见仪华在红木绘金翟宝座上坐定,早侍立殿下的郭、王二人立马福身行礼。

    仪华徐徐摇着一柄藕色纨扇,和颜悦色地免了二人礼,又说了几句让她们多等的场面话,便开门见山直接道:“可是有什么急事,让二位妹妹等我多时?”

    坐在右端首位的王蓉儿,回头看了一眼郭软玉,急躁的快打着扇子犹豫了下,眉眼含了几许愁绪道:“王妃,王爷养病入住后花园也有两月了,世子和两位小王爷说要回来,可这回程时间也都耗去了两倍有余,还不见……臣妾实在是寝食难安。所以才今日来求见王妃,想……”说到这,她飞快地瞟了下仪华的神色,道:“知道王爷如今病情可有好转,也好稍稍安下心来。”

    听王蓉儿提起熙儿三兄弟,仪华顿时愁上心头。

    现如今朝廷越逼越紧,熙儿他们却一直不见回来,总归有受制于人之感。

    虽然这月初,柳升提前回来复命,因路上多有拦截,他们需绕远路而回,路上费时自然要多。但一日不见他们三兄弟平安归来,她便一日不能安心,就是朱棣行事也会绊手绊脚,难以事半功倍。

    想起欲行之事,仪华忙敛了心神,看向殿下眉宇间皆带着惶恐之色的二人,安然若泰道:“不由担心,前几日我接到回报,世子他们已在回城途中,只是天气炎热走的较慢。至于王爷……也不是我不让你们去看,才封锁了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