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二章 开门揖盗

由得有些忧心忡忡起来。明军都穿着锁子甲,防备较好,否则在密如蝗雨的箭矢中,伤亡会更大。但我的李家军,装甲方面比明军相去甚远,虽然铁器营不停地努力锻造锁子甲,而且也从河南各地官兵处缴获了几千副锁子甲,在北京时崇祯又送上了库存的一万多副铁甲,但目前配备在骑兵身上的铁甲只有二万七千副左右,大多数骑兵还是穿着简单的防护皮装,很容易受箭矢所伤,与关宁铁骑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和洪承畴下到城楼下,骑上战马,此时城门处传来隆隆的撞击声,震耳欲聋,那是因为我们已让城楼上的士兵逐渐减少攻击,有意让敌门破门。

    等我们回到队列中,吹号兵便拿出号角,吹响了一长一短的军事暗号。

    在城门内防守的几十名士兵立即按事前的约定,打开了木闩,取下了销木。于是,随着又一声隆隆的撞击声,大门豁然洞开,刺眼的光线从幽暗的城门处射了进来。那几十名士兵假装努力地重新关上大门,但巨木已塞入城门,大门自然无法关闭。撞门的清兵喜出望外,立即抽出随身的马刀,冲进门来与士兵们搏杀起来。

    不出所料,清兵见此良机,立即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附近的清兵立即潮水般地象城门处蜂拥而入,远处的清兵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策马向城门处狂奔过来。然后我们听见轰然的爆炸声,那是城楼上沉寂多时的几门大炮开始暴发了。难得有这么密集的骑兵冲到射程之内,城楼上的炮手自然是玩了命似地点火放炮,争取多射杀些清兵。

    李自成骑在一匹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乌龙驹上,在离城门处七百米的地方静静伫立,手中紧紧握着他的花马宝剑。他身后是三万他亲手带出来的铁骑,其中有三千弓箭手,四千长枪兵。

    李自成的左边是二万关宁铁骑和李家军的二千弓箭手、三千长枪兵;右边是我带领的二万三千名骑兵,其中有三千弓箭手、三千长枪兵。

    本来我们在开门揖盗的计划中,是准备远远的埋伏好的,等清兵到位后再现身。但实际察看地形后,我们放弃了这个打算。城门内地势并不十分开阔,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密集的口袋,只留下可以容纳一两万人的开阔地带,等待清兵的到来。我们预料,清兵性格悍勇,即使见到密密麻麻的伏兵,也大多不会后退,而会冲杀上来。

    蹄声如雷,第一批清兵已经冲了进来,一片刀光如雪,大约有一千人左右。等他们冲进城门,远远地见到李自成整齐的军队,大出意料之外,于是放缓了马速,回头去大声地用满语叫嚷着,大约是在提示大伙儿小心不要中伏。

    但只耽误了一小会,后面的清兵已如潮般从城门处涌入。一时间人挤马踏,情形有些混乱。显然,前面的清兵已知道中计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山海关内会突然有这么多骑兵出现。但由于是平地,他们一时看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仍抱了破城的侥幸心理,于是策马前冲,开始向我们的方阵发起冲锋。

    事实上,清兵是不得不如此。后面的清兵正不断地涌入城门,如果他们不向前冲,就会堵塞后来者的道路,使力量更加单薄。同时,他们事实上也已无法掉头回去,因为回去的路已被源源不断的后来者堵塞了,城门处人头攒动,没有了回身的余地。最后,面对城门大开这种良机却不冲杀进来,而是掉头回去,也无法向统帅交待,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悲惨的军事处罚。因此,清兵虽然有所顾忌,但仍然是奋勇冲杀过来。

    转瞬间,清兵已奔至离李自成军队仅有四百米左右的地方,此时地势开阔起来,他们又看到了在左右两侧的伏兵,不由得有些惊慌,但凶悍的清兵,仍未停下冲锋的脚步。

    “射!拉!”我运起内力长啸一声,顿时箭矢如雨,从三个方向向清兵倾泻出去。清兵手忙脚乱地挥舞马刀抵挡,但清兵虽全副武装,奈何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