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章 杏山突围

中声明:虽然崇祯皇帝授我“便宜行事”的大权,但我还是尊重朝廷意见,虽然想直接封红娘子的副总兵之职,但还是先奏明朝廷再行定夺;不过女兵二万,数量庞大,若不由女将来统领,确有诸多不便之处,由男子统兵难免会不和谐云云……不如学学秦良玉之事,给红娘子一个名正言顺的官职。不出所料,听说朝廷官员争议颇大,但崇祯顶住了压力,批复很快下来了----“准。”

    我们的讨论结果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山海关降兵身上剥来了七千多套军服,并带来了一些通晓汉语的满清降兵降将,准备利用他们玩些小动作。我本想要开路先锋全换上清兵衣服,以迷惑清军,更好探路,也利于突袭,但是宋献策坚决反对,称这是我们的一着妙棋,不必浪费在探路上。我想起突袭洛阳和开封的战例,也颇为心动,想这些奇兵,不如留着到解救锦州之围时再使用。而目前这段路,我们有三十多万人,就算清兵设伏也不怕,穿鞋的不怕光脚的,咱们和清兵拼人数,只要不出现惨败,还是大有前景的。

    不过,为减少可能中伏时的士兵伤亡,我们决定把关宁铁骑留在后面断后,李家军用枪炮开路。清军最可能设伏的地点,是一段叫“十八盘”的山路,那里有不少峭壁悬崖,箭能射下,却不能射上,同时山路不宽,弯道多达十八道,是设伏兵的绝佳场所。想到我几月前在聚宝岗的设伏经历,我不由得警惕起来。

    大军上了十八弯山路了,我们都十分谨慎,把粮草放在大军中间,把火枪手和大炮放在靠近前面的位置,缓步推进。

    十八弯走了一千米,我们仔细地观察着两旁山坡上的动静,但一直风平浪静。走到一半时,队伍已拉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蛇阵,这时我发现两边的山坡上有些不对劲了,于是下令,放了五发炮弹试探山坡上的虚实。不出所料,山坡上顿时有了动静,人影幢幢,惨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当即按事先的方案,追加了十多发炮弹,清兵们都从林中现出身来,如潮水般地退向了山顶。他们上了山顶,我们的大炮的炮膛角度不能调到那么高,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与此同时,开路的五百名骑兵也风风火火地奔了回来,大声示警。

    “来了,”我心中一凛,大声下令:“枪炮手准备。”

    队伍前是三千名火枪手,他们听令后,立即准备好火绳枪,爬上山坡,占据好有利地形。

    转过一个弯道,山路开阔起来,随着如雷的马蹄声,前面密密麻麻的满清兵大声呼喝着,迎面冲了过来,他们手中握着弓箭,蓄势待发,准备把我们拦截在这个弯道中,打我们一个进退两难。

    “放!”随着一声命令,山坡上的士兵们开枪了,他们配备的都是崇祯送来的掣电铳和霹雳铳,改进后的射程都在三、四百码左右,比清军弓箭的射程要远一百多码。在清军的弓箭还未进入射程范围之内时,火枪已经将前排清军轰下马来,山路毕竟不宽,几十匹马一倒地,顿时阻住了清军前进的道路。清军哇哇地叫嚷了一阵后,原地向我们射出些弓箭,但射得最远的也只能落在离我们几丈远的地方,而这时,我们的第二批火枪又开火了,清兵又丢了一片尸体。

    清兵见势不妙,拨马退却了。

    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历史上曾让洪承畴吃过大亏的伏兵?我心中一喜,却不敢大意,令人清理掉清兵丢下的尸体和死马,继续向前稳步推进。

    不出所料,这十八弯山路上,一路上都有清兵的埋伏,火枪射程的威力被充分体现出来了,每次清兵都会留下一片尸体,但在其中一处弯道时,左侧是较陡峭的山壁,在这里,清兵推下了一些石块,把我们砸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数量一下子就上来了。但好在我已下令让几千名士兵爬上山崖,沿山坡行走并搜索敌踪,发现敌情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