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二章:儒生

,这种惨酷的现实,让江南士林一下子清醒了大半,平日里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正好借此机会,一吐为快,有的人认为是“兵甲不利,器械不精”,有的人提出“应对失当,事倍功半”,但有一个叫于海洋的考生更是详细的指出“战技生疏,铳炮锈涩,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营额不满,逡巡不前”。应该说王财并没有想到民间对于前一次鸦片战争的反思达到了这个程度,真是“民心可用”啊,于是兴致勃勃把这些人都找来,想看看这些个印象中的酸醋儒生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发布“各位都是我苏南的才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我王财就是老粗一个,但是有幸拜读了各位的大作,想听听各位对‘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看法。”王财冲着围坐在一起的几位儒生一抱拳。

    发布几个儒生很拘束的相互看着,谁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王财虽然是太平天国的辅国候,但在他们的眼中还有人把他当叛军头子看,因此谁也不肯先开口。

    发布“各位乃是我中华栋梁,如果你们都不肯袒露心声,那……”王财站起身摇了摇头。

    发布“大人,世人都认为洋人船坚炮利,而官军则兵甲不利,其实以在下看来,并非如此,在下有一位族兄家住定海,也看过定海官军的训练、装备,大人可能不知道,官军平日从来不开炮放铳,听他说要开炮放铳还要上官批准,因此炮台上的铜炮火铳大多锈涩。接仗那日,溃败的兵丁都说洋人搏技精熟,官军力不能敌……”那个叫于海洋的儒生听了王财的话想了想终于先说起来,正在他侃侃而论的时候,王财摆摆手打断了他。

    发布“你说洋人搏击比清妖强?刺刀能打过大刀?”王财觉得很不可思异,刺刀在他眼中似乎只能直刺,而大刀却可以挥砍自如,单从力量上来说,大刀比刺刀也强了不是一点点,这也是到现在他的士兵虽然装备了火枪,但还配发大刀的原因。

    发布“是的大人,在下的族兄还曾组织乡民上炮台收敛官军尸骸,从伤口看,还是刀伤多于弹矢。”于海洋点了点头。

    发布“大人,于兄的说法,在下不敢苟同,绿营崩坏已是世人皆知之事,但是大清乃是弓马得天下,怎么会比不上英夷?依在下看来,战法失当才为根本,马桶阵真国人之耻啊!”另一个叫周世民的儒生反驳道。

    发布有了一个开头,那接下来的讨论就变得热列起来,人人痛斥时弊,说到学习西方,则又是惊人的统一,全都认为所谓师夷长技,主要应该学习西方军械兵器,至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则基本上是全盘否定的,“茹毛饮血”是王财听到最多的词,这让他又不得不感到封建天朝,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真是根深蒂固。

    发布“你们吃过五分熟的牛排吗?”王财看了看周围的年青人,“就是只烧一半熟的,上面还有血的那种。”

    发布周围的人一呆,随后纷纷指责这是“有违天道,嗜腥鞭血”,王财看着他们义愤填膺的样子不觉得好笑:“我听说广东人那边吃起来好像远远比这个要厉害啊,什么活吃猴脑,鲜炸活鱼好像比人家吃个半熟的牛排要过分吧?怎么这就不算茹毛饮血了呢?”

    发布“大人,欲不除,如蛾扑火,焚身乃止,贪无了,如腥嗜酒,鞭血方休,都是一个欲字啊……”周世民摇了摇头,“不过读书人是断不会为此事的。”

    发布“胡说!行此事的都是你们读书人!”王财从椅子上跳起来,“你看看那些清妖官长,日日纸醉金迷,莺歌燕舞,非生猛不食,非走兽不啖,取民脂民膏为一己私欲,这些人不都是读书人入仕的吗?”说到着王财顿了一下,“现今你们在这里痛斥时弊,但如果你们自己为一方父母,难道比他们强多少吗?”

    发布“大人,怎可一言而责天下?”于海洋愤愤不平的反驳道。

    发布“我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