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王纫秋

文笔力雄肆,鼓舞人心,但以此文砥定天下,却有不足。”王闿运顿了一下,喝了口茶,看到王财听得入神,继续道,“当年汤王伐桀,有《汤誓》传世;武王伐纣,在孟津作《泰誓》,在牧野作《牧誓》。征讨有罪,恭行天罚。徐敬业起兵伐武曌,骆宾王为其作《讨武氏檄》,千古传诵,遂为一代名文。大人于苏浙高举义旗,兴师伐无道,此事必将永载史册,《讨胡檄》也必将流传千古,但是不知道大人有没有读过曾伯涵所作的《讨粤匪檄》?通篇尽是扶持名教,护卫纲常之意,哪里有勤王报国之心?满人素防汉军,二百年来未有汉人独领大军之事,今曾伯涵编练湘勇,兵强马壮,水陆并举,此事与清廷实是一喜一忧,大人何不在檄文中点明此处?如此一来,大人觉得清廷还会如此信赖曾伯涵吗?吾观天象,大人乃当今扭转乾坤之人物,秦无道,遂有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今大人得民心而争天下,何愁大事不成?”

    王财呆呆的听完王闿运的话,惊的说不出话来,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读书人,言谈中透着霸气,比之郑国那高了怕不是一点点,忍不住又出言试探:“先生果然大材,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不知道先生于现在江西战局有何教我?”

    王闿运想了一会,点头道:“长江要害凡四处。一曰荆州,西连巴、蜀,南并常、澧,自古以为重镇;一曰岳州,湖南之门户也;一曰武昌,江汉之水所由合,四冲争战之地,东南数省之关键所在;一曰九江,江西之门户。此四处,皆死力相争之地。今上据武昌,下据九江,长江四处要害已得两处。欲制九江之命,必由武昌而下,欲破武昌,必由崇、通而入。依我之见,需进崇阳、通城,断绝湘军自江西入湖北之路,则武昌可保,另江西境内亦需确保南昌、饶州,如此大局可定。再待石逆……石将军进占抚州,大人顺赣江南下,夺取赣州,那江西可平,澄清东南亦在望了。”

    王财眯上眼睛仔细的想了一会,暗道混了这么久了,第一次发现如此雄材的人,一下子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拉住王闿运坐到太师椅上,自己撩衣拜倒,口中道:“先生自湖南而来,不辞千里路遥,以先生之材献之清廷,必可衣貂(清朝只有二品以上官可以衣貂,这里是指王纫秋到清廷那边可以封个二品以上官职),今来苏南,实是心怀救国救民之志,令人感佩。财必以国士相待,盼先生时时指教,以助我解民倒悬之志!”

    王闿运没想到王财如此礼贤下士,心中暗暗感动,说到来苏南其实也是不得以,之前他也去找过曾国藩,可惜曾国藩以理学名臣自诩,虽礼遇有加,但对他的观点却并不如何重视,他心想跟着老曾也没有什么前途,听说苏南长毛虽然奉天京号令,却扶持名教,非常尊重读书人,又振作工商,因此才离开曾国藩跑到苏南来看看,在苏南算算日子也待了一年了,这一年里,他从丹阳到上海,从杭州到扬州,所见无不是百业兴旺,特别是在上海坐了一次火车让他即惊又喜,惊的是洋人之技也并非全是“奇技淫巧”,喜得是中国也有了这等良器,最后下决心投靠王财,成就功名。因此急忙站起身扶起王财,道:“大人有容人之量,在下敢不效力?纫秋自当追随大人!”

    当晚,王财把郑国找来,三个人一起吃了顿饭。郑国一听王闿运介绍就马上一脸的佩,听郑国说了一会儿王财才知道原来王闿运还真是大有来头的,乃“湘中五子”之一,素有材名,郑国还一个劲的推荐王闿运出任政务衙门丞相,自称有“纫秋在此,实不敢谬居其位”,王财心想这王闿运看来还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材,郑国自扶左自己以来做事认认真真,从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断不能因来了新人就撤了他的位子,而且今天和王闿运聊了半天,觉得他也不是那种办具体事情的人,把把方向出出主意倒还行,想了一想,决定正式增设一个新的机构“内阁”,从功能上说内阁并无实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