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六:铁军

千名长毛列队整齐开始向这边冲来,伴随着他们进攻的还是那二十几门洋炮,在太平军的呐喊声中,老余头无力的扫了一眼左右惊呆了的同伴,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建宁大捷很快成了列强们关注的话题,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怀疑太平天国将取得中国内战的胜利了,各国纷纷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美国和普鲁士正式向天京派出了特使,要求与太平天国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一向左右摇摆的英、法等国也向苏州传寄了某种暗示,承诺如果太平军能够控制江南半壁的话,那么英、法也将毫不犹豫的和太平天国建交。这个消息传到了北京,当场就让咸丰皇帝气得呕血,载垣、肃顺等坚决主张在北方扩编新军南下收复失地,而奕欣却认为只有取得列强的支持并得到军事援助才有可能打败发逆,而如此就必须对列强做出更多的让步,对于清廷来说奕欣的办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咸丰眼中这就和逆党没什么两样了,不但拒绝了奕欣的建议,还把他给狠狠的斥责了一番。而王财就不同了,这次建宁大捷不仅仅消灭了福建清军主力,为平定闽粤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让他的声望如日中天,辅王铁军的名号一炮打响,特别是王财打着振奋民心士气的幌子,从建宁之战中俘获的俘虏中挑选了一批形象极差,缺腿少胳膊的全部押解到天京,搞了一次“献俘”,原来不可一世的闽浙总督王懿德领着三十多个总兵、副将、参将和二千名面黄肌瘦的清妖通过天京城的时候,王财彻底征服了天京城内的大小朝官,人们猛然意识到天朝原来不仅有一个翼王,还有一个辅王也是中兴之臣啊!

    与王财大军的全线势如破竹相反的是,石大开负责的各个战场形势却不容乐观。被湘军围困的九江战局因为按察使李续宾的一万人加入而更显复杂,算上先期到达到副督统多隆阿,副将鲍超等总计二万余人,把小小的九江城围的是水泄不通,为了切着九江粮道,李续宾还在官牌峡至白水湖修筑长壕,同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冲击九江外围太平军营垒,气炎其为嚣张。困守孤城的贞天候林启荣也是太平军中首屈一指的善守名将,当年田家镇大败,他坚守九江不但打破了曾国藩顺江东下直取安庆的计划,更是斩了湘军悍将童添云,气死了塔齐布,这次天京变乱他就料定了武昌必不能守,因此也是日夜加固工事,增添防军,决心拼死守住天京上游门户九江,曾国藩爱慕林启荣之材,原想借着天京变乱,太平军人心不稳的时候写信招降他,结果林启荣收到信扫了一眼就一把撕掉,回派人回了两个字“放屁!”。与前次守九江不同,这次让林启荣更有信心的是威震湖北战场的江**师也参加到九江保卫战中。王财原料九江不可守而下令江**师回军苏南,但是朱永华考察了九江城防后密信王财,认为九江不但可守,但且很有可能将成为反击湘军的一个重要战场,总参谋部反复研究之后同意了他助守九江的请求。而朱永华和林启荣也确实配合的不错,两个一个负责陆路,一个负责水陆,把李续宾搞得头痛不已,每每出兵攻城,则江**师必定开炮助战,这几十条船一次齐射就是二百多发,又用的都是开花弹,让湘军损失不小,打了几次李续宾就想先搞定江**师,杨载福死后接掌湘军水师副帅大旗的勋阳镇总兵李成谋奉命调集湘军水师摆了个诱歼之计,想一口吃掉朱永华的水师,结果朱永华到是中计了,但一场恶战还是把这伙不要命的湘军战船全都送到江底去了。虽然如此,但毕竟兵力不足,九江外围被李续宾各个击破,西南两面各个郡县尽入湘军之手,北面黄梅、小池口也是朝不保夕,唯一的退路湖口又被彭玉麟督师攻破,可是说危在旦夕了。

    天京变乱后石达开命令已经做了地官副丞相的李秀成主持湖北军务,李秀成一眼就把决心下在了已经打了半年多的九江,亲率五千精兵赶到建德与国宗韦志俊和检点黄文金会回之后,分两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