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3章:教皇特使

    第163章:教皇特使

    第163章:教皇特使

    古人说流言止于智者,不过很可惜,大多数的国人都算不上智者,这些流言蜚语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各地,普通老百姓到没什么,无非是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困守昆明的石达开却是吃惊不小,要说王财收了洪秀全那几十个王娘,他是打死也不相信的,王财和周秀英、傅善祥的感情很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再说王财也不是个贪图美色的人,但说下毒杀了洪秀全这到不是没有可能,纵观此人起兵苏南一直到今天荣登大宝,南面称帝,可以说颇有心机,关键时刻也敢下狠手,毒杀洪秀全这事他八成能干出来,石达开记得六年前他率军出走时,洪秀全的身子骨可还硬朗的很,这才几年功夫就重病而亡了?想不到首义五王活到最后的居然是他翼王。可以说洪秀全一死,太平天国实际上已经完了,虽然他举着天朝的旗子盘踞西南,但是谁都知道他早就是个独立的势力了,对于洪秀全之死,石达开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出兵北进中原,为这个死鬼洪王报什么仇,不仅仅是因为实力不济,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石达开自己都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天朝旧臣,自从曾国藩归顺帝国政府后,云、贵、桂三省实际上已经处在了王财的包围中,桂、粤边界还算稳定,但与湖南、四川交界的地方,双方擦枪走火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了,最严重地一次是在永北厅。双方士兵没头没脑的打了一个晚上,一直到天亮才被匆匆赶来的什么乡长给拉开,最后双方都以剿匪误会搪塞了过去,这些事情虽然不能说明王财的政策有了变化,但至少也暗示国内分裂的状况不会无限期的持续下去,是战是和已经成为翼王军无日不争论的焦点,战固然人人有必死之心。但和也未尝不是利国利民之举,当真让石达开头痛。

    洪秀全之死与洪贵福继承教宗在王财看来是与石达开和解地一个好机会。因此他派专人送信去昆明,邀请石达开赴京观礼,以他们两人和太平教的渊源,出席洪贵福继承教宗大典绝对是名正言顺,同时王财也想借石达开赴京来为自己洗掉毒杀洪秀全地“不白之冤”,但是令他遗憾的是石达开客气的拒绝了他的好意,只是命令一直在京师的张遂谋代表他观礼。而在和谈的问题上仍是模棱两可,这让王财非常不满,在他看来,连曾妖头都知道国仇大于私恨的道理,怎么一向以仁义明理著称地翼王却对权力如此的执著?王财甚至开始怀疑继续对西南保持耐心是不是会被人当成分裂的依据,边界上的擦枪走火至少说明石达开对帝国政府是充满了戒心的,如果真是这样,那空等虚幻的和平就只能被人当成笑柄了。所幸的是关外的战事给双方提供了一个冷静地机会。最后的机会。

    无论世人如何议论,太平教新任教宗的册封大典仍然如期举行了。在洪仁玕宣读完王财御笔亲题的《册封诏书》之后,十二岁的洪贵福正式继承了他父亲洪秀全的未竞之业,洪贵福压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当上太平教地教宗,但不管他乐不乐意,自他被洪仁发扶上教宗之位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小小的英华殿内,寥寥的十几个教徒走过场般的朝他们的新教主顶礼膜拜,而这些扮演教徒的不是洪氏宗亲,就是太平遗老,让这位年青教主心中踏实些的,是他的四位夫人围坐在他地身边,同他一起接受教徒们地朝拜。

    带着几个御林侍卫站在窗口观看这场闹剧的王财心中一阵冷笑,洪秀全一生都在算计权力,却没有想过要好好地培养一个经世之材的继承人,以至于生前被别人夺去了王位。死后他的子孙也要继续承受傀儡的命运。

    王财在人群中仔细的寻找着。如果说洪氏一族让他还有些兴趣的话,除了颇识洋务的洪仁玕之外。就是那个年青貌美的洪天姣了,此时洪天姣也是一身素妆的跪在人群中贺拜她的弟弟。二十三岁的她也算是个大龄青年了,虽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