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5章:民主之路

豪强所依仗的无非是土地、钱财,只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就可以制约豪强地进一步发展,皇上可以下一道诏命,将天下土地收归国有,但是原土地所有者享有优先的租种权,如此一来明确了全国土地的所有权在国家,但同时又没有过分刺激原来的地主,然后皇上再下一道诏命,明确子女对家族财产有平等的继承权力,包括租种的土地,比如一户人家有一千亩地,如果他有五个子女,那每个子女可以分到二百亩,最后皇上下令凡每户租种土地超过五十亩地都要征收高额的田赋,那么如此一来,这些拥有大块田地的豪强会怎么办呢?臣妾以为他们会想办法将分散所拥有的土地,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这些豪强的土地、财富会越分越少!”王财一拍桌子叫道,“不仅仅如此,我还要规定田租的限额,否则地主可以将高额的田赋转加到农民头上,如果地主对农民收的租税超过政府规定的限额,那政府有权没收他的土地和家产,这样一来,他们除了分家以外可也没有别地办法了吧?”

    “是地,臣妾就是这个意思,此外我朝豪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朝旧臣和地主,二是新功勋,前者担忧新朝政策变化,心中常戚戚不安,而后者却以功臣自居,狂傲不拘,但无论是哪一类,真正敢与政府公然作对的并不多,用刚才地办法至少可以让一半以上的豪强用分家的办法来规避政府的税收,而余下那些豪强们,皇上难道没有办法吗?”傅善祥点了点头道。

    “办法到不是没有,前朝旧臣以威势服之,本朝功勋削去其兵权也就是了,不怕他们闹上天去,到时候让监察衙门寻个由头找他们的麻烦还不容易,只要朝廷做出一个收拾抗命豪强的态度来,这些人肯定撑不了多久,皇妃这一招推恩令确实是不动刀兵而解决豪强的好办法,现在国事纷乱,能用文的就不要用武的,我着实不想再见内乱从生,百姓涂炭了,”王财皱了皱眉头道,“只是这样一来可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些?”

    “皇上,只要火候到了,又何必非等十年、二十年呢?眼下国事如麻,等将来朝局稳定了,又何妨动作更大一点呢?”傅善祥微微一笑道,“至于民智未开之事,臣妾殊无良策,史书上说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种杂说纷纭,一直到汉武帝时才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时起确立了儒家圣教国学的地位,皇上是不是可以学一学汉武帝?臣妾并非是说要去尊儒重道,而是说皇上可以像汉武帝一样把民命与国命的关系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把这个意志融入国家法律,融入振华堂,《国闻报》,总之让他始终出在国家的声音中,让天下百姓都明白这个道理,臣妾以为改变民风士气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了,这需要皇上慢慢的推进教化,好在此事可以与解决豪强问题放在一起,慢慢的总会见效果,皇上一心为了国家千秋万代,千万不可存着一蹴而就的心思啊。”

    “正是,皇子们尚且年幼,做父亲的为他们拔掉扎手的刺,用上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又有何妨?”王财笑了笑对傅善祥道,“两位夫人说的都甚合我心意,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急火不如慢火来的好,分而治之确实是上上策。”

    周秀英看了看傅善祥缓缓叹了口气道:“到底还是姐姐通经晓义,朝政上面的事情妹妹真的帮不上皇上什么忙,只是臣妾认为皇上如果决心建立议会内阁的制度,那就是对千百年来中华行政的大改动,只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才行,否则难保不出乱子。”

    “你说的对,议会这事情你们知道也就行了,对外可不要说,眼下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继续加强皇权是必要的,其实设立一个议会中间涉及问题非常复杂,先得立法,这事情容闳正在做,我前几次看过他新编的一些法案文稿,比前次要好的多了,想来是在京师乡下和老百姓待了一个月,长了见识,法律上初具规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