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一回 娇公主悲伤欲绝 孔胤玉舌灿莲花

不,不,殿下那营门外挖的战壕就是一门学问,臣就学不来。”刘启脸色更红了。

    “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是不是看上哪家的小姑娘了,说,是谁家的,孤王亲自上门给你提亲去。”李无庸当然不相信刘启是为了南京城下那些纵横交错的战壕来的。当初挖战壕的时候,他也是再一旁看着。到底是个老实人,说谎都不会。

    “臣的部下在巡江的时候,抓住了一个人。”刘启说着头低了下来,又低声说道:“她说她是明朝的公主,并且与殿下熟悉。”

    “明朝的公主?阿九。”李无庸神色微动,忍住心中的渴望,但是微微颤抖了一下虎躯还瞒不过旁边的刘启,也让这位大将军心中舒了口气,幸亏当初是妥善对待,否则李无庸不把自己杀了才怪呢!

    “她…她在哪里?”李无庸深深的叹了口气。此刻李无庸最怕见的人就是那位貌美如花、巾帼不让须眉的九公主了,但是最担心的却也是这位公主了,要知道作为一个末代公主,在国家灭亡的时候,要么被赐死,要不就被叛军所获,受尽屈辱。

    “臣已经把她带到营外了。”刘启低着头说道。

    “请她进来吧!”李无庸叹了口气,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是。”刘启顿了顿。

    不一会儿,大帐中一阵清香。

    “你来了。”李无庸淡淡的说道,言语中仿佛没有任何感情。

    “本宫是来了,唐王殿下。”声音清冷,却包含着众多感情。

    李无庸缓缓的回过头,还是象当初一样的美丽,华丽的盛装,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清瘦的脸庞上还有一丝风尘,苍白的脸庞仿佛象人诉说着一路的艰苦,原本精灵的眼睛如今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有惊喜、有羞涩,但更多的却是愤怒。

    “阿九。”李无庸声音微微颤抖。

    “唐王殿下,本宫乃大明太平公主。”九公主突然神色一冷。

    “你狠我?”李无庸闭上了眼睛。

    “恨?不。小女子是瞎了眼,还把你当作忠贞之士,大明的顶梁柱,如今才知道,你也和那些叛贼一样,窥视的是大明的江山,本宫不恨你,本宫恨的是自己这双眼睛。”清秀的脸庞上流下的眼泪仿佛见证着大明朝九公主的心情。“小女子在这里祝愿唐王殿下早日一统河山,成就帝王基业。”

    “阿九…”李无庸神色微变。

    “公主殿下说的对。”帐外突然传入一清朗的声音,接着大帐一掀,却是太傅孔胤玉走了进来。

    “臣孔胤玉拜见殿下。”

    “太傅请起。”李无庸神色微喜。

    “孔氏之后拜见公主殿下。”孔胤玉又对九公主行了个礼。

    “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身为孔圣人之后,难道连他老人家的话都不听了吗?”九公主脸露讥笑之色。

    “臣先不论先祖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臣想请问公主殿下,汉代秦如何?”孔胤玉并没有生气,而是面带微笑的反问道。

    “秦王暴政,汉高祖皇帝提三尺剑,力尽艰辛,平定天下,当然是对的了,就象本宫的先祖,本朝的太祖皇帝不满元朝暴政,起兵反元,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一样,都是符合圣人之道。怎么,本宫的父皇也同那秦始皇与暴元一样?本宫告诉你,父皇自从即位以来,每日睡觉不超过两个时辰,如此勤政,岂是他人可以比拟的。”九公主反驳道。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元失政,群雄奋起。可见天下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孔胤玉义正词严的说道:“崇祯皇帝自从即位以来,于内,不能安抚百姓,导致河山失色,死于饥寒交迫者不计其数,各地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各种关税比天高,弄的百姓苦不堪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无道则选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