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最后一战(下)

一年拿个几十万,大家不会说什么,认为那是人家的本事,可是对公务员的收入就不这么看了,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公务员都是有灰色收入的,特别是在网上,谁要是提个高薪养廉什么的,很快就会招来骂声一片。这魏昊的讲话本来是滴水不露、有理有据,即便中纪委的报告,对这一点也并不回避,可是,放在这场合,而且被韩星单独给挑出来了,实在是大大的不便啊。

    “韩星同志,您听得可真仔细。”魏昊心里也是一紧,但是,他并没有慌张:“早在十几年前,当时的国务员朱总理就明确提出,要提高公务员的待遇,而且说得很明白,要用三年时间让公务员工资翻一番。众所周知,公务员的待遇是一把尺子,它代表的基本上是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很多行业,比如教师、医生、国有企业的员工、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是以工务员工资为参照的。我的确是说过要提高干部的工资待遇,这在本质上也是提高全民的收入水平,请问,这有错吗?”

    魏昊的回答十分巧妙,而且,他引用的是朱总理的话,大家都很清楚,朱总理在反**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在群众中也有很高的威望,应该算得上是滴水不露了。不过,韩星是不可能让他如此轻描淡写地就蒙混过关的,他必须把魏昊逼到死胡同里去:“魏局长,请您注意我提的问题,我们现在不是在回顾历史,我是作为海洲上万名公务员中的一员来关心这个很现实的问题,您当选之后,将如何提高我们的待遇,提高到什么程度,让我们动不了贪的念头?请您正面回答。”

    “既然您要求正面回答,那我就正面回答。您的问题是两个,第一是如何提高,第二是提高到什么程度。那我可以告诉您,提高干部待遇的根本途径是要发展海洲的经济,说得通俗一点,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至于标准,应该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挂钩。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海洲市五年发展规划是,用五年的时间,实现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渔民人均纯收入四个翻番,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回答你,我所说的标准,就是要让海洲的干部收入五年翻一番。”魏昊的话掷地有声、斩钉截铁,而且有理有据,会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是说辩论到现在的第一次掌声,形势,似乎已经被魏昊力挽狂澜,明确地在向着对他有利的一方面转变。

    掌声稍息,韩星并没有受到公众情绪的影响,接着追问:“魏昊同志,如果我没说错,您现在可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您在演说中讲得很清楚,要提高干部的待遇,增强干部的职业荣誉感,使大家动不了贪的念头。可是,您现在却用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国民收入的共同提高来代替干部收入的提高。那我请问,既然大家都是水涨船高,干部收入和其它社会群体的收入相比并无显著提高,那您说所的荣誉感从何而来?这之间构得成明确的因果关系吗?谢谢。”

    韩星话音一落,场上的掌声也随之想起。灯不点不亮,韩星这一点,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魏昊今天的解释,和当初演讲中的本意,的确是有一些出入的,他显然是在回避韩星的问题,而且在不经意间把大家给忽悠了一把。

    不过,韩星的最后的杀手似乎并没有重创魏昊,他依然不紧不慢,自信满满:“韩星同志,您无非就是在逼我说出高薪养廉四个字,对这个问题,无论是民间、学术界还是政府内部,大家都在讨论,而且讨论了很多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今天这短短的两个小时是很难说得清楚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我想,韩星同志您应该是一个高薪养廉的典范。在上次的电视互动中,我们从贵区卫书记的口中得知,您这么多年来为了给妹妹治病,可谓节衣缩衣、克勤克俭,令我非常佩服。可我今天却看到,您今天身上的这套西装,应该是来自国际顶级大师的手工缝制吧,价格应该不会低于十万美元;您手上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