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过客归人

题,还不如说是调查周天河的问题。海洲别说是被查出了八十个处级干部,就是查出来八百个,也比不上一个周天河。周天河和他张政不同,他到z省没多久,可周天河已经在z省干了七八年了,组织部长就干了四年。一牵十十牵百,最后究竟会牵扯出多少领导干部,谁能说得清?掌握了周天河,这个巡视组在z省肯定会制造出一场暴雨狂风,自己不拿黑钱不错,但人无完人,这么一查,他张政哪怕有一点点小毛病,最后都会被巡视组给搜出来。万一他们向中纪委的首长一汇报,再添点油,加点醋,只怕是大大的不便啊。

    而且,张政别说是个人精,就算是个傻瓜,他也算看出来了,这两个人,似乎是存心要保那个韩星。原因不清楚,但经过两个回合的碰撞之后,这种动机已经暴露无疑了。张政自己没表示什么,只是朝他身边的纪委书记刘明达看了一眼。

    刘明达心领神会,还没等林清雅把话说完呢,便趁她停顿的功夫,顺着林清雅的话接了下去:“林主任,我们省纪委坚决拥护中纪委的决定,一定会全力配合巡视组地工作。”

    林清雅自然满意刘明达积极地态度和适时的表态,不过,她地智商虽然很高,可是论阅历,也只是个新手,哪能看出这帮老狐狸的动机。就凭林清雅和田海龙的水平,和这帮人打交道,如果不是韩星事先把一切都给林清雅交待得清清楚楚,只怕最后被人家卖了还会帮人数钱。张政现在有对林清雅让步的想法,也只是因为她大棒在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而已。而刘明达现在的表态。目地就是要抢一个发言权,他要帮张政掌握主动。

    “至于韩星同志的处理问题,”发言权来之不易,刘明达话锋一转,就把话题引到了他所需要的方向:“就在上一次的常委会上,我们还研究过。我当时提出,韩星同志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海洲办案点的命案已经对他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韩星同志继续担任海洲市纪委书记显然不大合适,我建议调他到省纪委,负责省纪委纪检监察一室地工作。因为其它原因,这事最后议而未决,我看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不如表决一下,至于事情的最后定性。还是等真相查明以后再作处理不迟。”刘明达把自己地方案说了出来,他好像已经忘记林清雅暗示过的要考察韩星的事了。

    听了刘明达的话,张政心里踏实多了,他并不在乎韩星的命运,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威信不要受影响而已。要是在别地情况下刘明达提出这个方案,可能也不大合适,可是,这个问题在上次的常委会上已经讨论过了。而且自己并没有否决,这样,至少在部下面前,他已经有了一个还算体面的台阶。

    林清雅现在也被刘明达说得一愣神,到省纪委?这她和韩星都没想过,她本来设想的是韩星以戴罪立功的名义到巡视组来工作。案子破了以后,在汇报的时候把韩星的贡献突出出来,当然,也许不需要突出,韩星他本来就有这个能力,这样,就可以为他到中纪委工作打开通道。

    可是,林清雅又怎能不知道,这条通道,肯定是异常艰难而又曲折的。十三室用一个人。一向是慎之又慎,这个考察期。没有一年,至少也要半年,何况韩星地身上还有争议,何况那个案子未必能破,与其这样,让他先进省纪委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省纪委监察一室的主任,至少要比在海洲高得多。能捞着一点是一点,林清雅已经打算同意了。

    这边,张政并没有立刻应允刘明达的提议,而是思考了一下,才顺着刘明达给他的台阶下来:“纪委是双重管理部门,在人员的使用上,有一半地决定权。既然刘书记看中了韩星同志,我个人尊重纪委的意见,事故责任可以等案情查明后再追究,但不必影响对韩星同志现在的使用。如果中纪委的两位领导同意这个方案,常委会可以就此表决。”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