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六章 误会重重

试时,闵别山答得出彩。皇帝定状元时就有些拿不定主意,正好袁胖子值夜,就叫了他去问。他倒好,回了一句‘取士问策不问笔’,皇帝当时给闹了个大红脸,就把季敏定在了第十。这个袁胖子,还是不是怕坏了他的名头……这倒是歪打正着了。过几年,我把季敏放到四川去,那边我路子熟,干上三年换个地方,最多十年,就能升到堂官了。你呀,也别听太太的,净想着分家,净赶着到任上去。要是季敏去了四川那地方天气又不好,茴粟杂居,民风剽悍,你跟着去受什么苦!”

    沈穆清笑而不答,问起临山县令的事来。

    沈箴可能也不想多谈这些事。笑着安慰沈穆清:“这事总还得皇上开口,更何况,我户部的帐目从来都是一清二楚的。”

    沈箴能做到今天,自有手段。也许是自己多心了!

    沈穆清自我安慰着,陪着沈箴说了会话,然后一家人吃了午饭,到了酉末时,梁季敏下衙来接人,岳婿两人又说了会话,眼看着天色不早了,李氏留女儿女婿吃了晚饭,这才送他们出了门。

    给太夫人和冯氏请过安,两人回了叠翠院。

    路上,沈穆清问梁季敏:“每次老爷都和你在书房时待半天都跟你说了些啥?”

    梁季敏眉头微兜,有些不耐地道:“哦,没说什么?”

    沈穆清***他这个样子,就把沈箴交待她劝他的话给咽了下去。

    进入六月,朝庭上下都开始忙武举的事,对临山县令的关注反而少了很多。

    沈穆清派了百木打听武举的事。

    到了六月二十四日,武举的结果出来了。

    山西临城县人萧飒点了武状元,浙江处州府人武姜得了榜眼,探花是南直隶上元县杜蕴。

    沈穆清听了,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十七岁的武状元,大家听了不免有几分好奇。一时间,京都街头巷尾都在传这件事。

    沈穆清去看贵姐的时候遇到梁叔信,梁叔信有些黔然神伤。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得了!”

    “什么?”沈穆清不知道梁叔信指的是什么。

    梁叔信笑容里有几分勉强:“我说的是今年的武状元萧飒。”

    沈穆清很欣赏梁叔信对女儿的态度,因此两人相见的时候常常笑语殷殷,梁叔信自从在背后议论沈箴被沈穆清听见后,每次遇到她都有几分心虚。

    现在沈穆清主动示好,他自然是极力修好。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两人倒也能说上几句话了。

    沈穆清听着一怔。

    脑海中就浮现出萧飒那如古井般幽睹的眸子来。

    梁叔信已自顾自地道:“萧飒曾在国子监读过书,你们成亲的那天,他还送来贺礼,喝过喜酒……还是我介绍驸马爷给他认识的。当时我就觉得他很不简单。这不过几天的功夫,两人竟然像挚友般经常在一起喝点小酒被点了状元,应该是走的王公公的路子。”

    沈穆清愕然。

    没想到萧飒竟然参加了自己的婚礼….而且还和梁、冯两家的人有来往!

    她心里像打翻了调味盒似的不似滋味,喃喃地道:“二伯说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王喜王公公7”

    梁叔信点了点头:“正是此人。”

    王喜本是一落第的秀才,后来自阉进宫。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在身边服侍,是内庭最得宠,也是有权势的人。

    可梁叔信怎么对萧飒的行踪这么清楚吗?还推断萧飒走的是王喜的路子?

    她有很多话想问,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梁叔信却说没有注意到这些,打超着萧飒:“王公公一见他就很喜欢。想收他做干儿子的,谁知道这家伙到是很狡猾的,三言两句就把王公公哄上了茜娘的床,王公公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