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三章 送宅子

    刘峰惊讶地看着孙登,难道这个孙登现在就有做诸侯的想法?可是郡守距离真正的诸侯州牧还有不小的距离。刘峰知道,大汉朝后来由于张角黄巾之乱,无力剿灭,只得让各州刺史成为州牧,军政一把抓,这才造成了诸侯坐大。而现在大汉朝从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各地虽然有贼起事,但是都是乌合之众,只要是央军一出马,立刻灰飞烟灭。这就是刘峰几百人能够击败杨陵上万人的贼兵,孙登孤城能守几个月的道理。

    而这个时候的大汉朝还没有州牧,各州的最高长官还是刺史呢,权力也只有检查州郡官吏职权。官秩也只有六百石,而郡守也称太守的官秩却有二千石。刺史的工作对象是官吏,监察官吏,向皇帝汇报的作用,并不管百姓。各州的实权是掌握在太守手里的。到了刺史变成州牧,则一州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得管,既管民又管官还管军事,这个时候州牧才变成了割据的诸侯。

    当然刺史虽然官秩不高,但是要想当上可不容易。现在各州的刺史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当代大儒,出身官宦世家才有可能。而孙登既不是皇亲国戚,又不是当代大儒,昨天刘峰稍稍打听了一下,孙登的父亲孙吉只是兖州别驾,也就是说是刺史的副手,而且早已去世。虽然孙登的父亲官至兖州别驾也不小了,但是如果家族里没有在朝廷里九卿级别的背景,孙登要想当上刺史却很不容易。而不能成为刺史,那么在以后就不可能成为州牧,想要成为一方诸侯就是幻想。

    孙登看到了刘峰的表情,手捋胡须道:“刘大人误会了,青州多贼寇,刘某只不过是征求一下刘大人的意见,是否可以留下来继续剿匪而已。”

    刘峰大大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孙登的话是真是假,但是只要有这个借口,刘峰就可以带着自己独立的军队,在青州驻军。而自己是央军,自然地位高于当地的郡兵,甚至过个几年自己有可能兼任一个类似青州警备司令之类的官职,就能把青州的军事大权一把抓了。那么官职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司令了。想到这里刘峰有些动心,因为到了这一级的军官,就有了自保能力。至少不会无缘无故地就被砍了。

    不过刘峰又想,他的军队的后勤则完全抓在当地的太守手里,甚至连刺史在法理上都无权过问。也就是说他的军队脖子被卡在太守手里,一旦有什么问题,自己的意见和太守相左,那么马上太守就能让自己饿肚子。自己除非扯旗造反,还真不能拿太守怎么样。

    现在大汉朝的地方实权还掌握在各郡太守手里,怪不得这个孙登有野心呢。不过一旦刺史获得了权力,就怕有野心的太守日子不好过了。当然刘峰也不能得罪孙登,因为刘峰自己可没有直接上奏的权利,到时候孙登要是抹杀刘峰的功劳,刘峰一点办法也没有。

    刘峰想到这里,拱手道:“刘某是军人,服从是军人的基本素养,刘某一切听从上级的安排指挥。如果上面要安排刘某在当地继续剿匪,刘某自然要听从命令。”

    刘峰的说法很有讲究,既没有说我要留下来剿匪,也没有说我不留下来剿匪。只说听上面的,也就是说上面咋说我咋办。假如你孙登真的有本事说动上面,把我刘峰留在青州,那么你也是一个有点本事的人,我刘峰投靠你也不冤枉,但是假如你连这个都做不到,那么对不起,我刘峰还是去找别人吧。

    对刘峰来说投靠一个将来会达的大佬是肯定的,因为刘峰自己除了对他手下那几百兵卒有点威信,在大汉朝则没有半点根基。要想自己展,自然是死路一条。他可不想去当贼寇。扯旗造反的事情,在大汉朝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前一世,黄巾之乱,黄巾军达到上百万,然而还不是被官军剿灭了。所以要想在这一世混出名堂来,就必须要找到有潜力大佬去追随。

    孙登太守算不算是有潜力的大佬呢?确实有点潜力,第一,其人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