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九章 白虎子山贼

    有了骑兵,也没办法全部配齐钢甲骑兵,以刘峰的财力也只配备了五百骑。这样的骑兵只能用来冲阵,机动力不足,所以也不能全部配备这种骑兵。这样的骑兵只配备长骑枪和弯刀。

    剩下的五百骑兵则是配备的轻甲的轻骑兵,每人配备弓箭和手弩,长骑枪,弯刀。弯刀是刘峰按照后世阿拉伯弯刀的样式打造的,因为这种弯刀用作骑兵的刀最合适。不用使出多大力气,只要横着,利用马匹的冲击力,只要划过敌人就能致敌人重伤或者死命,还不会使自己的刀受阻。

    至于骑兵配备弓箭,自然是学习蒙古骑兵的骑射技术。如果能够把蒙古骑兵的逐突战术运用好了,那么在这个年代将是不可抵挡的。手弩是为了近战用的。手弩有效射程二十步,那么射完一弩,换上骑枪或者弯刀都来得及。

    而配给刀盾兵的刀与骑兵的刀是不一样的。这种刀刘峰借鉴了后世的腰刀做法,并没有用唐朝的陌刀。一来陌刀用钢较多,重达五十斤,刘峰装备不起;二来刘峰认为陌刀的作用被夸大了,其实阵战上用长枪阵可能比陌刀阵更经济更有效果,毕竟长枪比陌刀轻便多了,有几个人能够挥舞五十斤的大刀在战场上飞驰砍杀?而且刘峰的刀盾兵并不是用来与敌人冲阵的。而是用来保护长枪兵,斩杀漏之鱼,并且追击溃兵的。所以用轻便的腰刀比陌刀好多了。

    当然在各兵种基础训练完成之后,刘峰又开始让各兵种进行配合训练。比如长枪兵配合刀盾兵,左右两翼用骑兵保护,后面是弓箭手的阵法。这是攻守兼备的阵法,需要长时间不断训练,才能指挥调度得过来。

    半年之后猛虎营基本完成了装备的配备和训练,刘峰对猛虎营的训练抓得很紧,加上不断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刘峰亲自上课,使得这支只有六千人的军队,实质上成为这个年代,大汉朝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造价最昂贵的部队。

    刘峰的酒和纸的贸易所赚的钱几乎全部投入了这只军队。

    当然刘峰并不光进行训练,而是常常把部队拉出去在青州到处进行剿匪作战。刘峰把这叫做以战代练。给士兵们见见血,要比在操场上训练一年都有效得多。

    有了刘峰的猛虎营,青州大为安定。大规模的贼兵全部被平定,或者干脆跑到其他州郡去了。只有少量的惯匪躲到山里,妄图苟延残喘。

    刘峰一直对这些贼兵是有着同情心的,这从他从不杀俘,而且把俘虏都转变成了自己的士兵,对他们一视同仁就能看出来。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能放过那些没有投降的贼兵。这些贼兵虽然只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但是他们往往只会劫掠破坏,不会生产。他们也许一开始人并不多,但是所过之处人畜不留,凡是不从贼者杀,能带走的都抢走,带不走的都烧掉。这样很快他们就能裹挟成几万人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人。他们的破坏力实在太强大的。刘峰对这样的贼兵,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

    今天刘峰亲自带着猛虎营的斥候部,前来清扫盘踞在白虎子山的一伙惯匪。这伙贼兵大约有二千来人,依靠劫掠为生。大当家名叫程方,本就是当地泼皮无赖。后来由于青州严冲起事,程方也跟着带着一帮兄弟投靠了严冲。然而严冲被打垮之后,程方却逃到了白虎子山,由于刘峰后来一直在训练部队,所以慢慢他又拉起了二千人的队伍。

    后来刘峰开始在青州大范围打击贼兵,程方不敢乱动,只是缩在白虎子山里。

    白虎子山最高峰海拔七百多米,并不高,方圆也就三十里左右。但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程方为了防止官军进攻,把能够上山的山道,全部建了寨墙,设了关口,派遣人员防守。

    刘峰听了徐海的回报,眉头紧皱,这以自己斥候部的作战能力,打下白虎子山寨,没什么问题,但是却不能避免伤亡。自己的斥候是自己花心血最多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