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三章 响应

    “张兄快看看圣旨里都说些什么?”张胜急切说道其他几人也连忙点头

    “承蒙皇上器重臣唯有以身报之。”张璁平息心中地激动双手带有一丝颤意小心翼翼的打开圣旨仔细阅读起圣旨内容来片刻之后再也不掩饰内心的漏*点整装饰肃容向北方拱手拜道随后朝张信露出感激笑容。

    张璁是个聪明之人自然明白圣旨上这些话其实是对谁说的但是自己的名字能让皇帝知晓而且还被提及这些都要感谢张信而且从昨晚署名之事可以看出张信是真心在帮助自己不然把自己的功劳全部贪没也没人知道皇帝也不会知道有自己这号人。

    “这几日你做好准备皇上随时可能召你应对。”张信微笑提醒说道。

    “是的在下明白。”张璁呼吸急促起来脸上泛起成片红晕进宫面圣这可是天大的恩荣啊。

    “张兄恭喜。”几人听到这话更加羡慕起来纷纷出言道贺起来张璁连连点头客气的谦虚起来。

    翌日正如张信猜想一样有数名御史言官上疏弹劾张璁希望朱厚予以惩处朱厚当然不为所动自然不可能做出自断臂膀地事情来反而是再次召开廷议据理以争希望群臣同意自己追封亲生父母的主意。

    而群臣在杨廷和的指示下。依然坚持以前的旧论以宋朝大儒程颐之言为据:为人后者谓所后为父母而谓所生为伯、叔父母此生人之大伦也。然所生之义至尊至大宜别立殊称曰皇伯、叔父某国大王则正统既明而所生亦尊崇极矣今兴献王于孝宗为弟于陛下为本生父与濮安懿王事正相等。所以皇帝应该遵古训称考宗为皇孝以继孝宗一脉之嗣。不要听信小人奸邪之言。

    况且《礼》有言为人后者为之子自天子至庶人一也兴献王子惟陛下一人既入继大统奉祀宗庙那么就与其再无关系应该称其为皇叔父皇上不应该为一己之私情而不顾正理。完全无视张璁已经把这些理由完全反驳掉。

    其实也可以理解反正说过这此道理的人都已经死了几百年相信的自然奉之为真理若是不信那当然是疵之以鼻反正就算你再有道理我就是不信你能奈我何君臣之间就是这样唇枪舌剑论战悠悠度过一天。待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之时谁也说服不了对方纷纷偃旗息鼓相约来日再议散朝而归。

    如果是以前朱厚肯定没有办法坚持这么久可能没几分钟就借故离去让大臣们再议但现在却有底气了。可以与大臣们争辩起来。而且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因为怎么说朱厚也是皇帝。总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吧当然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朱厚回心转意。

    “子诚果真如你所料皇上没有理会御史言官参奏张兄之言。”谁都知道今天朝会地焦点所以早就在外面等候消息当散朝之后有心人马上把消息散布全城而袁方几人收到消息之后马上兴冲冲的跑回府中嚷起来。

    “你们都安心了吧人家张兄都不怕就你们着急。”张信摇头叹道:“我说过地话什么时候错误过。”

    “我们哪里是不信只不过是担心而已。”袁方讪笑道正如张信所说得知张璁没有事情之后他现在终于稍微安心起来。

    “张兄安心在这里休养专心修写《大礼或问》其他事情不用理会。”张信微微笑道:“明日朝会可能会更加热闹言官御史暂时也顾不上你啦。”

    “子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张胜好奇询问道其他人也不明白纷纷看向张信。

    “明天你们自然知晓。”张信再次露出神秘微笑让几人抱怨不已。

    第二天兵部职官主事霍韬作大礼议反驳杨廷和、毛澄等人的廷议其疏观点十分明确认为廷议以孝宗为父兴献王为叔“考之古礼则不合质之圣贤之道则不通揆之今日之事体则不顺。”对张璁的提议大加赞赏认为皇帝应该给予肯定。

    朱厚得到这具奏折后十分高兴对霍韬大加夸赞之余更加坚定自己地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