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的名字还不被人熟悉

  最近几年,徐青藤专注于东南战事,鲜有新诗新词面世,整个大明文坛,全靠小阁老一人支撑着。

    彩云难道新得了绝妙诗词,这才有信心同小阁一较长短?

    小阁老的诗词如此精美,放眼天下又有谁能比得了?

    总不成是嘉靖后七子亲自出手了吧?

    可这后七子都没在京城啊,还有几人已经去世。就算他们恰好在北京,有心出手。可这几人都是一把年纪,诗词一物其实和人的年龄有很大关系。

    所谓少年情怀都是诗,到中年,却擅长谋篇布局,诗歌写评书或者演义。到年老了,创新能力不足,就只能写散文、八股了。

    这后七子就算一时手痒要做诗,只怕也写不出什么新鲜东西来。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无数的猜想让整个京城士林沸沸扬扬很是热闹。

    此刻正值春闱,满城都是举人,可说整个大明朝的读书种子文化精英都汇聚于此,北京变成了真正的文化中心。

    如此热闹,自然不能不去看看,很多士子都决定明日去李府凑个热闹。

    猜七子的有,甚至还有人猜测是徐文长回北京了。

    可就没人猜到吴节身上。

    现在的吴节在大明文化界,不过是一个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人。

    他的名声只流传于成都一带,还不被人熟悉。

    到了李府寿宴这天,吴节拿了请贴从容地走进了李历的家。

    说起李府,却是老宅,据说是嘉靖初年当朝第一权贵武定侯郭勋的宅子。

    郭勋是开国功臣郭英的二十世孙,嘉靖二十年的时候犯了事,被拿到北衙关押了一年,病死狱中。

    郭勋死后,家产也被尽数抄没。

    老郭在世的时候生性贪婪,在城中置办有不少家业,光房屋店铺就有上千间。

    被抄家之后,他那间宅子被皇帝赐给了裕王。

    后来,王爷又将这间屋子转送给来京投靠的李伟、李历父子,算是给李妃的父亲和哥哥一个容身之所。

    不得不说,这间宅子真的很大,其规模比起陆家也小不到什么地方,在满眼权贵豪门的城北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由此可见,李妃在裕王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宠程度。

    说起来,李妃的父亲和大哥在以前可混得不怎么样。

    明朝有个规矩,皇室成员不能同朝中的权贵结亲,以面后戚乱政。

    因此,无论是皇帝还是王爷皇子,所娶的大多是普通良家女子。女子的父亲的官职,最高不能超过知县,再高就要被刷下去。

    当然,也有例外。

    李妃的父亲李伟不过是举人功名,中举之后,考了十来年,死活也中不了进士。有因为没有关系,也没做过官。

    至于她的大哥,更是一天书都没读过,就是个混混。

    这样的家庭,在大明朝不过是一个普通乡绅的水准,李家以前也穷,地里的出产也勉强够吃饭而已。

    可就在几年前,李家却是时来运转,自从李彩凤被选做裕王的妃子之后,就从此发达起来。

    到如今,李妃已经坏有身孕,据太医院的太医说,是个龙种,估计过年之前就会生产。

    如此一来,李妃越发地受宠了。

    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裕王有新扶持,特意许了李伟和李历一个官职,又将不少有油水的工程发包给未来的国丈和国舅。

    李家从此兴旺起来。

    不过,李历毕竟是苦过来的人,不像他父亲,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还讲究读书人的体统。做起事来,一向横行无忌。

    这次借着老父亲六十大寿的机会,遍请满朝权贵,想好好地收些好处。

    对于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