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找错人了

地看着连老这一声“好!”很是响亮,听到王爷的赞许,吴伦更是得意得要飘起来了。

    可应者寥寥,却是不美。

    关键是吴论这段话说得大气凛然,义正词严,训斥的却偏偏是吴节,听到大家耳朵里,却平添了许多喜剧效果。

    不过,这是吴氏的家事,别人却不好插嘴。

    突然间,有人“扑哧!”一声笑起来。

    发出笑声的正是彩云,她抱着依依:“依依,这人看起来怎么如此滑稽?”

    依依面上还挂着泪水,也扑哧一声大笑起来:“小丑!”

    “哈哈!”这下,其他举人们再也忍不住,都发出哄堂大笑。

    “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这个无名小卒竟然说出这样的大话,也不脸?”

    “果然是士林败类,不过,这个吴论今天算是在京城出名了,反正我是记住他的名字了。”

    “没准,人家本来就是想借此出名的,只要能够被吴士贞骂上一句,立即就红遍京城。

    听到这一片哄堂大笑,吴伦始料未及,他不明白自己刚才这段话中有什么问题。心中突然有些mi茫,手足无措起来。

    笑声中,不断有举人朝吴节拱手:“士贞,求求你骂我一句吧。”

    “士贞,我愿意出一百两润笔,求你骂我一句。如果能够写一篇檄文什么的,那就最好不过。”

    “我出一千两,求士贞的檄文。”

    “吴节吴士贞,什么!”靠在墙上的景王神色大变,他在京城中本就留有耳目光,自然知道吴节的身份。只不过,吴节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关系重大,这种消息却不是吴伦这个层次的谋士多能接触到的。

    笑声越来越响,也看不得停下来的迹象。

    吴节微笑着将双手往下压了压:“各位,且静一静。”

    等笑声停了下来,吴节道:“既然我这个兄长要和吴节理论,还摆出一副嚣张狂妄的架势,可惜啊,他却是找错人了。今日我就同他理论一下,看谁说得有道理,也请各位做个见证。”

    “首先,吴伦说他是我的兄长,长兄当父,要来教训我。没错,同为吴氏一脉,他比我年长,是我堂兄,不过,吴节是吴家嫡系,而吴伦是旁系,一查家谱就能查出来。”

    有人点头:“先论嗣,再论长,这是规矩,礼制不能废。”

    众人也同时点头说是这个道理。

    吴节这段说得很有道理,也说进士子门的心坎里去了。

    古代社会形态总的来说都是以姓氏为基础发展开来,由家庭扩展成宗族,进而形成国家。

    实际上,由于古代的通讯和行政手段地下所致,一直都有政权不下县的现象。国家的政令只能下到县城一级,在往下,一切都由族长和大姓说了算。

    民间若有了纠纷、冲突,也不回直接报到官府,而是由地方上的族长们处置。实在处置不下来的大案要案,这才交给县一级政府处理。

    在明朝能够读书,考中举人,又能进京参加会试的,谁不是大姓人家的直系子弟。

    通常,一个家族大了,人口一多,辈分就有些乱。旁系没落户中出几个高辈的也不是奇事,如果旁系的长辈仗着自己的辈分高,年纪大,对直系指手画脚,还不乱套了?

    所以,封建社会的礼制上就有“先论嗣,再论长”这么一条,从民间纠纷到皇位继承莫不依这条规则办理。

    吴节接着道:“再说功名这一条吧,我这个堂兄说他中了湖北省的举人,不得了啦。不过,吴节不才,也中了今科顺天府乡试的举人。大家都是嘉靖三十九年乡试的举人,也没办法分往界应界,所以,用这一条来压我,却在道理上说不通。”

    “什么,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