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论战(2)



    靠,都还有妈,那肯定不是“先秦遗老”了。秦旭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冲动。也警告自己,以后别把什么人都当成秦人,否则非死在这里不可。

    孙中开听完付勇的话,无奈的看了一眼秦旭道:“老付,我跟立新相处几十年啦。他那点心病要是能放下,也不会等到现在了。”付勇还要说什么,孙中开摆摆手,对秦旭道:“小子,实话告诉你吧。我受人之托要好好训练你的。至于这个人是谁估计你也能猜到,只是,现在由于你自己不聪明,进行完这两个月的集训,你就去炊事班好好磨练你那厨艺吧!”

    咯噔一下,“靠,不是吧,我不就说我是福建汀洲人吗?不用把我弄去当火头军吧?”秦旭立即大叫起来。

    孙中开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了出去。付勇也摇摇头,苦笑一声走了。剩下一个在那发傻的秦旭。

    秦旭呆呆的回了自己的营房,营房里五个人只有申屠叶和另外两个人在。秦旭没有理会一旁用疑问的眼光看着他的申屠叶,直挺挺的躺在了床上。

    杨武成上将是从建国以来唯一的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汀洲将军。他跟着领袖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抢渡金沙,飞夺泸定桥可谓战功赫赫。特别是飞夺泸定桥一战,彻底摆脱了**的追击,从某些角度来说是他挽救了领袖们和整个红军。他是一个冲锋陷阵,破关夺寨的将军,不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所以他最后也只能做到上将的位置,于西元1997年病逝。

    可这样一个虽战功赫赫却已病逝的南方老将军跟长在北方年仅四十的王营长又有什么仇怨?再说就算仇怨再深那也已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以前的事情了,凭什么到现在要计算在年轻人身上。

    “妈妈的,操。”秦旭一阵郁闷的骂道。炊事班?那不就是火头军吗。背黑锅,带绿帽,就差看别人打炮了!虽然当年唐朝名将薛仁贵也是火头军出身最后封侯拜将,可秦旭可不敢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

    “早知道就不来当兵了,回去当我的土匪头子多好!”秦旭现在真是后悔死了。现在秦旭已经入了军籍,想退也不能退了。季家老爷子的能量还没这么庞大。

    可以这么说,中华自建国以来,军队历来是管理最严格的地方。毛爷爷的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决定了中华领导人们对军权的重视。连最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再嚣张也动不得军队的人也是因为中央的领导人对于军队、军权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

    (当然,类似于彭老总的问题,呵呵,明眼人都明白,大伙就不要拿这个跟我抬杠了!)

    一旦你入了军籍,那么没有到服役期结束是不能擅自退出的。如果擅自退出,严重者可以以逃兵论处,执行枪决。

    秦旭现在是后悔的要死了,服役期是两年,而且要看战争打的顺不顺利,就是说如果秦旭一直在这个营待着的话,嘿嘿,两年的锅铲恐怕就是他以后跟同伴们吹嘘的东西了。

    妈的,不行,老子必须让季老头想办法。秦旭念头一来就想马上去办。可起身以后才想起来,集训期间是不允许随便和外界联系的。按照王营长的吩咐,估计现在秦旭想要打电话出去都不可能。

    正在秦旭颓丧不已的时候,申屠叶和房成走到了秦旭的面前。申屠叶很是关心的问一手抱着头的秦旭:“干啥子你?头疼啊?”

    秦旭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对于来到这个军营以后唯一认识的两个人,他只能保持自己的沉默了。

    “嘿嘿,哥们,别想太多了。不就是被连长训一顿嘛!你也是,政治这玩意也是我们这些新兵蛋子能瞎扯的?”房成在那自以为聪明的说道,“不过,你刚才那些分析啊,哥们顶你!嘿嘿”

    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山西临汾人郭名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