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 只要主义真五

   周恩来用深沉的眼光看了两人一眼,然后深深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和陈云说道:“我这就去联系落实,安排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说完后,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等到周恩来走出门去,**和陈云两人再次坐下来,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寻淮洲电报上的内容来。

    第二天一早晨,周恩来又将凌晨收到的方志敏和刘畴西的那份关于这几日发生在十九师和寻淮洲身上的事情的汇报电文送到了主席的手上,看着这份电文,主席一句话也没说,而是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寻淮洲的这封类似于公开信的电文如同蝴蝶的翅膀,果然在中央高层和红军高级领导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八至十九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扩大会议。

    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

    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l林帅、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

    共产国际驻中**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对寻淮洲的电报做了重点讨论,与会者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寻淮洲电报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论断,这为会议最终形成决议奠定了基调。

    随后,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

    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

    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反动力量的强大,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确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的。

    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

    张闻天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接着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王稼祥、朱德、**等多数同志也相继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报告,同意**、张闻天提出的意见。

    会议最后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然后发到支部讨论。

    黎平会议还制定了红军尔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决议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中央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

    “中央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但中央认为深入黔西、黔西南及云南地区,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

    会议还指出:“向遵义方向前进时,野战军之动作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

    决议还说:“着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必须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及增长着的游击主义的危险。”

    决议最后指出:“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

    黎平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鉴于寻淮洲在检讨书中表现出的对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