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十九章意料之外

七八百人。

    人口急剧增加,不一定只意味着财富,有时还意味着负担;对于困居泰山的五大夫寨而言,庞大的人口与贫瘠的产出格格不入。去年冬天,粮食短缺的隐患爆发了,一万多山民陷入饥荒之中。为了争夺有限的食物储备,内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实力最强的王峪率先下手,火并了较小的山民村和左峪。戴峪、孙峪一见不对,结成联盟,共抗王峪。五大夫寨分成势同水火的两大阵营。与此同时,粮食的短缺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两大阵营各有上千人饿死。

    这样下去,不用火并,饥饿就会让整个五大夫寨灰飞烟灭。两方阵营一见不对,随即停火,捱到今年春上,不约而同出山寻找出路,一方占了泰山县,一方占了奉高城。随后开荒屯耕,想法保住肚皮。

    摸清了五大夫寨的底细,石青松了口气。只要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新义军就容易趁机取事。

    “北地沧桑,民众流离;实乃汉家儿女之大不幸。三义军响应王师北伐,为解黎民之倒悬。祖凤在此,恳求北地英雄戮力同心,共成大事。还北地民众温饱福祉。。。”祖凤激昂慷慨,一番话出口,举座动容。

    戴洛、孙留北肃然站起,正容道:“戴峪(孙峪)敢不效死力耳。”

    正说之间,号角再响,子弟骑来报:诸葛山庄二庄主诸葛尚、羊家楼少堡主羊琨前来会盟。

    “好!北地豪杰历经艰难,犹自不忘汉家衣裳,一俟时机到来,立刻举师响应。祖凤佩服。”祖凤慨然赞叹,对孙、戴二人道:“两位小督护稍待片刻,祖凤失陪,要去迎迎二庄主、羊少堡主。”

    戴洛一揖,斯斯文文道:“戴洛愿同往迎接二庄主、羊少堡主。请祖小姐首肯。”

    “去吧!大伙儿一起去。热闹。”孙留北很豪爽,干脆利落地出了帐。

    自此,泰山郡各方势力来得差不多了,虽然都是使者一级,但仍然让人振奋。只待泰山县使者抵达,这次试探性的会盟,就算大功告成。

    泰山县最近,可使者迟迟不到。这是为何?石青百思不得其解。

    沉吟间,他随祖凤迎来了诸葛尚和羊琨。诸葛尚年近四十,是个文人,一身名士装扮。羊琨则是个锋芒外露的年青小伙。

    与奉高城两位小督护的热情相比,后来的两位对王师北伐的兴趣淡漠了许多;应付、观望之色很浓。

    诸葛攸也过来了,眼睛盯着诸葛尚不放。在他的记忆里,诸葛氏全族南渡,没有留下人手照管北方产业;这个诸葛尚是从哪冒出来的?

    客套寒暄一阵,诸葛攸啾准时机,趋到诸葛尚身边问道:“二庄主,小可与诸葛氏颇有些渊源,对诸葛氏家系也算熟悉。不知二庄主是哪一系?”

    诸葛尚警惕地啾了他一眼。“请问,阁下是。。。”

    “小可葛攸。”诸葛攸笑眯眯地回答。诸葛氏原本姓葛,他说自己姓葛倒没有心理负担。

    “呜。。。”诸葛尚含糊一声,转身与羊琨攀谈,将他谅在一边。

    山寨啊山寨,李鬼撞见了李逵。

    石青正好瞧见这一幕,摇头晃脑地叹息。这时候,耗子悄悄靠近,低声道:“石帅!子弟骑抓了一个名叫刘复的文人,他自称是兖州刺史刘启的密使。”

    “兖州刺史刘启?”石青一楞神。这还得了,短短两天,消息就传到兖州刺史耳中了,这可是大赵朝廷的官员。唯一让石青安心的是,这个刘启是晋代双杰之一刘琨的幺弟。刘琨是和祖狄并称的人物,他的弟弟会真心事赵?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据史料记载,一年后,刘启孤身南下,投奔大晋。如此看来,他绝不会从中作梗,破坏新义军的好事。

    心惊肉跳之余,石青疾步而出,去见刘复;一出大帐,正碰上一脸慎重的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