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〇九章 不断延伸的触角

齐排列士气高昂,穿着花花绿绿武器装备精良的五千余名边军将士时,脸上满是惊愕之色,眼睛睁得圆鼓鼓的,嘴里一惊一乍,啧啧称叹,他怎么也没想到,钟颖这个旅的武器装备如此精良,在段祺瑞看来,已经到了奢侈的地步。

    段祺瑞在萧益民、包季卿的陪同下,与钟颖等将领见面完毕,趁省府官员和各界代表亲切慰问钟颖部官兵的机会,段祺瑞拉上萧益民走到肃立等待的一支支队伍旁边,详细观看不同兵种的武器装备,不停询问装备的情况和理由。

    萧益民无需隐瞒处处帮自己说话的段祺瑞,介绍说钟颖部除了配备一千二百人马的骑兵团外,其余两个团均为两千官兵编制的山地作战部队,他们的步枪是毛瑟长步枪改装缩短而成,除了枪管缩短至600mm、内藏式五发弹仓改为十发外插式弹匣、枪托覆盖钢板冲压的护板之外,其他参数与m1905型毛瑟步枪完全相同。

    根据山地作战的需要,边防军独立混成旅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总结,选择不同于常规陆军的编制:

    每个班十一人,装备八支短步枪、三支m1912型军用手枪、一挺雅安兵工厂生产的m1915型德式气冷式轻机枪,轻机枪配备正副射手和两根替换枪管、一个装有备用枪机的修理包,班长由拥有三年以上作战经验的上士或中士担任;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外加拥有四门60mm迫击炮的炮排;一个营三个连,一个团三个营,外加一个团属侦察连和一个机炮连。

    考虑到行军难度,钟颖的混成旅没有装备沉重的山炮和野炮,而是组建旅部直属迫击炮营,以最新研制的二十四门81mm迫击炮代替火炮,新装备的81mm迫击炮性能不错,加上座钣和发射架,全重仅为58公斤,最大射程为2300米,炮弹重量3.2公斤,杀伤半径15米,每分钟可发射15枚炮弹,优秀射手达到25发的速度,基本满足康藏地区的作战需要。

    每一位官兵背上的新式行军背包,纯属实验性产品,目前仅装备钟颖的独立混成旅,所用材料为英国产帆布和防水胶布,背包里有个内衬翻毛羊皮的睡袋,一双备用的高腰加厚胶底军鞋和替换服装等杂物,背包两侧的几个翻扣式袋子还能装上不少东西,以前配发的棉被已经被淘汰。

    帆布作战背心也一样,由于康藏地区海拔高,行军难度大,昼夜温差大,内衬丝绵的三层帆布作战背心不但起到保暖作用,还能大大减轻官兵的负担,这种新式作战背心可以装上六个十发弹夹、四颗木柄手榴弹、一个战场急救包、一个针线包、一小瓶云南白药和十个五发子弹的桥夹。五发子弹的桥夹能很快把子弹装进十发弹匣之中,便于部队连续作战。

    至于钢盔,由于军费紧张,目前只能先满足边军三个独立混成旅,川军各部目前只有少量精锐部队配发。

    两人一边看一边说,身后一群校官跟着走走停停,不敢出声,接受巡查的每一个官兵都挺起胸膛非常自信,一双双热切的眼睛盯着统帅萧益民,流露出无比的尊敬和崇拜。少数脸带青涩的新兵蛋子也表现得很好,北洋军队和其他地方军队官兵见到大官时脸上战战兢兢的神色,在四川边军官兵脸上无法看到。

    钟颖部官兵先进的装备和官兵的精神面貌,令段祺瑞极为感叹,他知道这一切全是用钱堆出来的,全中国恐怕只有萧益民下这么大的本钱,而且段祺瑞敏感地意识到,康藏形势很快就会因为这支强悍的军队介入而改变,恐怕英国使节又要对袁大帅大喊大叫了。

    “一鸣,钟颖部这次西征需要多长时间?”段祺瑞将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轻机枪放下,走出几步停下问道。

    萧益民笑了笑:“不用回来了,要回来只能等受伤或者退伍。”

    段祺瑞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个旅长期驻扎康藏一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