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〇三章图穷匕首见

无奈地摇摇头:

    “全线溃退的罪魁祸首是全权负责韶关一线防务的李烈钧,要不是他擅自率部南下英德,留在韶关一线的滇军和湘军也不会向大举进攻的川军王瓒绪部投降,桂军马济第四军也就不敢大举南下,与桂军沈鸿英的第三军合围肇庆,从而造成我肇庆守军两面受敌死伤过半,最后不得不饮恨后撤的惨痛局面。”

    刘秉先想了想,如实提出自己的意见:

    “汝为兄,李烈钧恐怕是奉大本营之命率部南下的吧?虽然在电传通报上没有做出解释,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许崇智并非没有考虑到其中复杂的政治因素,只是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他都偏向于陈炯明为首的本土派,加上长年驻扎在广东各地的滇、黔、桂、赣、湘等所谓的革命军贪得无厌,对粤省民众的残酷掠夺和压榨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革命党领袖孙文和所有外省籍军政大员对此却不加以整治和约束,反而对诸多客军将领一味抚慰,不断给这些人提职晋衔极为器重,所以不知不觉中,许崇智的政治立场也随之悄然改变,再也没有当初追随孙文时的革命激情。

    短暂的沉默过后,许崇智和气地问道:“子承兄何时率部返回广州?”

    刘秉先知道许崇智非常精明,肯定是已经从通报中推断出孙中山要调动本部拱卫广州大本营,因此也没有任何隐瞒:

    “昨天上午已经接到孙先生的电令,我和介石兄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来向您汇报请示,再决定何日启程赶赴广州。”

    蒋介石在一旁补充道:“福建李厚基蠢蠢欲动,兼之福建全省驱逐我革命军的呼声高涨,我们都很担心撤离潮汕之后,李厚基部大举来犯。”

    许崇智欣慰地点点头:“感谢二位,其实自从浙江全境被萧益民的南昌行营并吞之后,福建军政两界也随之向南京效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实在不愿继续驻扎在没有一个盟友的闽南一线了。

    “放心吧,我已经下令第七旅撤离龙岩回防蕉岭,第八旅也正在离开漳州以南防区,撤到潮汕接手贵部的防务,我的司令部暂时还留在梅县。”

    蒋介石和刘秉先一听就明白,许崇智是在逐步收缩,保存实力,既不愿继续遵从孙先生的意愿攻打福建,也不愿意返回广州面临艰难的选择,所以干脆继续留在相对富裕的潮梅地区,静观风云变幻。

    蒋介石看到刘秉先不愿再开口,只好硬着头皮提醒许崇智:

    “汝为兄,有件事我和子承都无法判断,不知川军王瓒绪部拿下韶关,是否与桂军方面达成了秘密协定,如果是的话,川军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与桂军联合进攻我军,而且据报道,福建李厚基前几日赶到南京晋见段祺瑞和萧益民,因此,南京方面很有可能与李厚基达成了某种协定,不得不防啊!”

    许崇智心中凛然,他仔细权衡过李厚基的反击可能,但没有把萧益民麾下的江西两个军考虑进去,如今看来,既然王瓒绪能与桂军大将马济联合作战,那么也完全有可能与福建的李厚基部联合攻打潮梅地区。

    想到这里,一脸凝重的许崇智站起来,郑重地向蒋介石和刘秉先致谢:“感谢介石、感谢子承!若非二位提醒,我还在惘然之中啊!”

    蒋介石和刘秉先连忙站起来回礼,刘秉先诚恳地说道:“汝为兄,我们率部离开之后,您手里可调用的部队只剩下三个旅,而且撤回蕉岭的第七旅连续征战一年有余,尚未得到应有的补充,若是局势真的如我们预料的一般,恐怕潮梅地区难以坚守啊!”

    许崇智感激地点点头:“谢谢子承提醒,愚兄定会小心应对……之前,愚兄对子承有诸多误会,实在不该啊!今日愚兄向子承致歉了,还望子承多多原谅!”

    “兄长言重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