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一七章 机不可失

民行动,紧急征用包括长江航运公司在内的所有船只,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将八十余万灾民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岛上。

    相继完成南京内外系列工程的两个工程兵团结束休整,迅速开赴海南岛,协助灾民建设新家园,通过美国蓝旗银行和蓝旗投资公司向美国紧急购买的十万吨赈灾粮已经起运。

    由于四川大后方的大批赈灾物资调运赶不上越来越冷的天气变化,驻扎于江北、江南的十余万川军将士,主动让出了自己的棉衣棉裤,交由镇守徐州的廖震军团,统一送往山东灾区;针对灾区无家可归的孤儿无人认领的情况,萧益民一声令下,优先将两万余名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无助孤儿送到南京,由南京卫戍部队和浦口军事训练基地负责养活。

    南京行营的善举,获得了中外各界的一片赞誉,无数犹豫摇摆的江南地方势力因感佩而归心,彻底投向了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萧益民集团,萧益民悲天悯人的高大形象再次展现在全国民众面前。

    主流报纸的版面上,到处是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和涌现出来的救灾英雄,日夜辗转于灾区之中的川军将士和医疗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萧家军”的仁义和威武,在民众中广为传播。

    一支有别于任何军阀势力的武装、一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丰硕成果,获得了全国各界和广大民众的一致承认和拥护。

    牵涉千万人目光的救灾行动尚未结束,战后的欧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几大同盟**政要员汇聚于巴黎,一个个影响世界进程和各国命运的联合声明横空而出,交战各国士兵尚未完全撤离战区,欧洲数以百万计的伤员和三千万流离失所的民众还得不到妥善安置,由美、英、法三国主持的分赃会议就匆匆召开。

    南京城里的萧益民把段祺瑞签署的委托书摆到众心腹面前,随后由张群宣读中国全权代表顾维钧从巴黎发回的十余份密电。

    “诸位都想想,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萧益民含笑打破沉默。

    从北京赶回来的外长王正廷首先发言:“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日本政府挑动几个欧洲小国,向设在巴黎的同盟国临时会议提出强烈抗议,美英法三国政府也不敢冒着得罪众多欧洲国家的危险自行其是。

    “因此,我认为同盟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一致意见,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较为圆满的利益分配方案。”

    杨度点点头:“我同意这种看法!没有三五个月,同盟国会议不可能取得多大进展,洋人的办事效率不见得比我们高多少,何况大家面对的是一场从未有过的世界性战争,方方面面需要考虑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复杂了。”

    孙宝琦笑道:“皙子说得对,别的不说,就说我们的邻居日本,为了从欧洲大战中获取更大利益,他们整个国家的报纸全都发动起来了,还组织了东京十万人大游行,试图给欧美各国施加压力,就连日本在华利益都被暂时放到了一边。

    “由此可见,日本急于从战胜国集团中瓜分利益,以摆脱在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心情有多么的迫切!”

    “我们是否能借此机会,成功挑起美、英、日等国之间的矛盾?”王陵基望向王正廷。

    王正廷没有对此发表看法,显然是对此信心不足。身为中央外交总长的王正廷很快就会率领中国代表团,赶赴巴黎参加分赃会议,说起来,这还得多谢段祺瑞当年力排众议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德宣战。

    萧益民若有所思,转过头:“老包,你的意见呢?”

    一直为萧益民坐镇四川大后方的包季卿掐灭烟头:“我估计我们很难在战后利益上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如果能按照大帅与英美之间达成的密约实行,以同为战胜国的名义,利用欧美各国忌惮日本损害他们在中国北方利益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