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基辅苦战(三)

    8月16日黄昏时,战场的态势已毫无疑义地表明,苏军‘西南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到来。自德第17集团军在克列缅楚格建立桥头堡的那一天起,‘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就认识到了所面临形势的严重xing。基尔波诺斯上将早在8月10日就已命令第5 和第37集团军向杰斯纳河撤退。

    这一天,基尔波诺斯上将向布琼尼元帅报告说,情况十分危险,方面军的两翼均已**在德国人的装甲部队面前,他本人的集团军群已将全部的预备队投入战场,再也没有多余的预备队来警戒两翼的安全。布琼尼元帅无法否认这些理由,于是,在与军事委员赫鲁晓夫商谈后,于8 月17日向莫斯科呈送一份报告:

    “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认为,鉴于当前态势,方面军有必要请求准予向后方阵地实施总退却……。我们认为,现在已能清楚地看出,敌人的企图是从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和克列缅楚格方向包围西南方面军。为能挫败敌人的这一企图,必须集结强大的军队集团但西南方面军对此无能为力。如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目前不能集中如此强大的军队集团,那么,西南方面军便有充分理由实施退却。军事委员会采取的包括从第26集团军抽调两个师在内的各项措施,仅仅是权宜之计。西南方面军撒退行动的延宕会造成部队和大量技术兵器的损失……”

    基尔波诺斯上将在征得布琼尼元帅同意后,于8 月17日夜亲自动身去莫斯科。然而,他的建议和请求遭到了拒绝。斯大林对方面军已发布的撤退命令非常恼火,断然禁止任何进一步的撤退。他明确命令,基辅无论如何要守住,‘西南方面军’必须准备对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实施反突击。

    基尔波诺斯上将毫无所获地返回他设在普里卢基的指挥所,与此同时,斯大林的一名传令官飞向别尔戈罗德的布琼尼元帅指挥所,向布琼尼元帅递交了免去他职务的函件。斯大林解除了布琼尼南俄总司令的职务,将他派往西伯利亚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官。8月17日,‘中央方面军’司令官铁木辛哥元帅来到了别尔戈罗德,接管了乌克兰境内红军的指挥权。

    但是铁木辛哥元帅也无法扭转局势。他派“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再赴莫斯科。这次斯大林根本没有露面,而是让他的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接见了图皮科夫将军。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坚持让“西南方面军”守住基辅及其周围地区。

    这样一来,苏联4 个集团军的命运就决定了。。。。。。。

    第聂伯河突出部的苏军的结局,不仅是由于斯大林下达‘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坚守’的**命令造成的,而且也是由于德军翼侧取得的进展所致。早在莫斯科的苏联最高统帅部发现德军开始包围基辅之前,第聂伯河东部的苏军指挥机构就对前线的态势作了准确的估计。基尔波诺斯上将及其司令官们受自己责任感所驱使,曾下达了局部撤退的命令。

    8 月17日天气好转,德国空军派出的侦察机侦察到了敌强大兵力由普里卢基地域向卢布内- 洛赫维察- 罗姆内一线撤退的可靠征候。当日17时,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命令部队在整个正面上不顾一切地实施追击,与此同时,空军重点对合围圈北部的科诺托普- 里尔斯克和南部的卢布内- 波尔塔瓦铁路段实施了猛烈的轰炸。以阻止苏联军队的撤退。

    当天黄昏,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下属第三装甲师指挥官瓦尔特。莫德尔中将在罗姆内组建了一个先遣支队,该支队由弗兰克少校指挥,由第521反坦克营第3连、第3步兵团第2连、第1侦察营第1连、第75炮兵团第6连、第6装甲团第2营的两辆ii型坦克、两门轻型高射炮和一个工兵排组成。天黑前,先遣支队从该城向南进攻,先粉碎了一些担任警戒任务的小股敌人,接着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