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章 夜袭

    ()    “经营获利捐?丁口收入捐?”岳飞皱起眉头,看着站在自己眼前,小眼睛闪闪发亮的包大仁。

    包大仁颔首道:“不错,税制之创,本不只为增广国家之财源,亦为调节贫富,互利有无,老子有云:‘天子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亦称:‘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

    岳飞苦笑着摆手,止住了包大仁的长篇大论:“包大人,岳飞行伍出身,我知道你也是xing情中人,你我之间尽可直来直去,不用扯出这么多东西来讲。”

    “呃”,包大仁摸了摸头:“这是给岳大帅应付那些文人士子时候的说法,毕竟加征税赋,始终不是小事。”

    岳飞哑然失笑:“应不应付倒也罢了,不管如何,在他们眼里,本帅的罪状,也不远止这一条,只不过……”

    他目光炯炯,看着包大仁:“财赋之事,本帅并不精通,本帅想知道的是,如此做,对我大宋朝商赋交通,民生经济,究竟利在何处?又会影响到哪些方面?”

    包大仁愕了一愕,心下对于眼前这位岳大帅涌起了一丝敬意。

    虽然他对于财赋确不精通,但比之那些要做出任何一点改变都需要从古圣先贤的只言片语里寻找到依据才敢进行的文人士子,这位岳帅的问题,显然更加接近于问题的实质。

    他呼了一口气,说道:“简单地说吧,我大宋自立国以来,便不像以往的那些朝代一般,歧视商贾,是以我大宋商业繁荣,由此而家国之富,更逾汉唐之世。但是由于一直以来,缺乏赋税调节,我大宋虽富,但并非均富。一些富商巨贾,聚集了大宋的大部分财富,然而许多下等户的百姓,却丝毫未曾从这繁荣的商业利润中获益。甚至由此更引发了一个危及我大宋根本的严重问题。”

    “哦?”岳飞皱眉道:“什么问题?”

    包大仁却没有正面回答岳飞,反是问道:“大帅此次通令各地,协运军粮,可曾发现原本产粮大户的几个地方,粮食产量比之以往,都降低了不少?”

    岳飞点了点头:“金人连年兴兵南犯,边境百姓逃逸四散,田地荒芜,粮产降低,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包大仁摇首:“也不只是这样的原因,比如蜀中一带,未被战火大规模波及,但近年来,也渐渐出现田地抛荒的现象,大帅应该注意到了,朝廷屡发布告,令南渡而来的诸农户可自行开荒垦殖,嗣后上报朝廷,并可确认为永业田,代代相续。但一直以来,响应者远比想象中要少,大帅可曾考虑到这是为什么?”

    岳飞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难道……”

    包大仁一笑:“没错!各地农户,大都集中至商业繁华之城郭左右,仅仅在这临安城附近,便有至少数十万人是各地农户迁徙而来,就连临安城郊方圆三十里内,都搭满了房子。”

    岳飞微微皱眉:“父老历来最重田土,如今不惜背井离乡,莫不是在家中活不下去了?”

    包大仁叹了口气:“也不尽然!以往历朝历代,均对商贾加以限制,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无由。经营之利润,十倍百倍于田中劳作,哪怕在临安街头提浆卖水,每年所获之利,亦要甚于在蜀中天府风调雨顺年份时耕种之所得,若不加以调节,长此以往,恐怕天下农户,多半奔走经商,长此以往,田园荒芜,无人耕种,国将不国!”

    岳飞有点明白了包大仁的意思,说道:“所以你所说的经营获利捐跟丁口收入捐,就是向做生意的人征收租赋,使得经商的收益不比耕种高?但如此一来,又有谁会离乡背进,操执杂役?本帅恐怕大宋将会因此而百业凋蔽。另外,丁口所得捐若是按丁口计捐,对于那些富户巨商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然而对于原本已然生活为艰的下等农户而言,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等捐赋恐怕不妥,不妥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