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5章 真伪

飞同殿为臣十余年,素有交情,如渊只是斗胆敢问秦相,以秦相对于岳飞的了解看来,这位岳飞岳帅,可是个有勇无谋,行事只图一时快意,丝毫不顾忌后果之辈?!”

    “老夫与岳帅虽说同殿为臣,但一来文武殊途,二来政见不合,若要说起‘交情’二字,老夫着实不敢高攀”,秦桧仍自是一脸淡然的表情,坦然答道:“但仅看岳帅起自行伍小卒,十余年间整军成帅,内平钟、杨之乱,外则屡败女真铁骑劲旅,纵横天下,罕有敌手,若说岳帅只是个一勇之夫,行事不问后果之徒,那放眼天下,只怕就没人敢称得上真英雄了!”

    “秦相公果然宰相胸襟,如山如海,如渊佩服!”勾龙如渊这句话说来,却是丝毫未有作伪的成份,他原先问秦桧这个问题,确实也有着几分想要套这位大宋权相话的意思,却不料秦桧给出的答案着实是大出于的意料之外,看似据实直言,却又是暗藏机锋,倒实在是让勾龙如渊很有几分莫测高深的感觉,再看不明白这位大宋权相心里到底在打着什么盘算。

    “如渊也觉得岳帅这些年来的所行所事,看上去绝对不是个行事不问后果的一勇之夫”,勾龙如渊只能自顾自地接下去说道:“是以如渊这些天来,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岳飞知临安留守事,大可无为而治,又怎生会将临安城中的局面,激化至现今这般田地?!难道以岳飞之能,竟然会看不出来,眼前的局面对于他而言,几乎就是一个极难解脱的必死之局?!”

    “勾龙大人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秦喜在一旁冷冷地笑道:“岳飞之辈眼下正在临安城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大宋国政尽数操于股掌之间,正是好不得意的光景,又何来一个必死之局?!”

    “这正是如渊的问题所在”,勾龙如渊击掌而叹道:“以眼下的局面,以当前岳飞的实力,他确实可以在临安城中翻云覆雨,他确实可以借机把持大宋国政,然而这么些天来,那些军士固然是入驻了临安各有司部院衙门,但敢问秦大人,这一直以来,您可曾见岳飞、刘琦之辈却去借机翻覆什么?!去借机把持什么?!如渊不才,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碍讲究!”

    这一下就连秦喜也只能默默无语,无法回答。

    其实他当然明白勾龙如渊话里头的意思,岳飞、刘琦引军入驻临安各有司部院的举动,实在是大宋皇朝开国以来从未曾有过的局面,在以文御武的祖制已经被躬行谨奉百余年的大宋皇朝之中,这样的举动不啻于是直接挑战天下文人士子的地位,甚至于可以说是直接挑战整个大宋皇朝的祖宗家法。

    大宋开国太祖自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而得天下,对于那段武人乱政,权臣迭起,国无常国,君无常君的日子,可以说是印象尤新,深自惕怵,哪怕是在已然百余年后的今时今日,朝中文臣士子们对着天子官家谈起那一段华夏大地上至为黑暗血腥的时光,也都还自是各自暗自警醒,相互引以为戒,这里面固然有着文人士子们意欲维持着他们以文御武的优势地位,从而不断强化夸大武人乱政的危害xing的因素,但也确实是那一段的记忆着实太过让人不堪回首,纵然是已然过去了百余年的时光,却仍自让人一自提起,但不由得心生戒惕之念。

    实际上自大宋皇朝开国以来,对于武将的防范就从来也未曾有过一刻的放松,开国的太祖、太宗两位皇帝还可以说是马上出身,对于驾驭武将终归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自信,而此后继位的君王,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于行伍之事全然懵懂不知,由是而对于武将的戒备防范的心理,却也就逐渐发展到了一一个矫枉过正,几近于变态的地步。

    无论眼下的这位天子官家,如何地xing情大变,如何地意欲励精图治,整军备战,但只要他还是坐在他的那张皇帝宝座之上,他就必须为他自己的天子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