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9章 志同道合

    皇宫内的映画一直播放到深夜才结束,掌灯时,吕夷简轻轻唤醒了镇王赵元俨。

    “老王爷,老王爷,映画演完了,该回府了”

    睡得正糊涂的赵元俨一个激灵醒来,惊呼道:“杀光党项!众将冲啊…”

    镇王赵元俨这一嗓子惊呼,吓了百官一跳,忙回过头张望,心说这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大庆殿上当众喧哗,活得不耐烦了,几个御史言官立刻就活跃了起来,四下打听,想知道到底是谁,明日早朝好弹劾他一本。

    吕夷简不太高兴地清了清嗓子,神色如常地提醒道:“老王爷莫要激动,党项早就败了”

    吕夷简的一席话,让镇王赵元俨彻底清醒了过来,心说陛下就在后边,肯定看到他失态了样子了,这可如何是好,简直大不敬,想到这镇王赶紧转身跪倒,谢罪:“陛下,臣孟浪了,臣知罪,还请陛下责罚”

    御座上半天没反应,镇王跪在那一动没敢动,头也不敢抬,还以为仁宗真的怒了。

    吕夷简揣着手站在一旁,观望了一会,觉得惩罚够了,才插了句话,“老王爷,陛下走了,咱们也回吧”

    “哦,好,丞相此言极是,天色不早了,众卿家也累了,本王先行一步,告辞、告辞”镇王赶紧起身,头也没敢回,便灰溜溜地离开了宫殿。

    新月下,飘过一抹淡淡的云,如烟似雾,轻柔得仿佛江南的雨。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百官抱着陛下御赐的锦垫踏上了御街,走在回府的路上。

    或是两三个人同路,或是独来独往,或是与家人同行,漫步在醉人的月光下,热闹喧嚷的汴梁街头。

    坐轿的,步行的,深沉的,张扬的,高兴的,忧伤的,林林种种上演着散朝后百官的不同人生。

    吕夷简离开皇宫时,心情颇为复杂,因为今晚的映画着实耐人寻味,凭着他过人的直觉,吕夷简可以断言,明日朝堂必有一场风波。

    枢密使杜衍跟吕夷简有着同样的心情,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跟吕夷简攀谈着,透问着老相爷的心思。

    几个官员跟随在后边嘀嘀咕咕着,不少人已经走远。

    黑夜中,灯笼一闪一闪,柔和的光洒向暗处,给古香古色的街巷凭添了几分宁谧的色彩。

    石介提着灯笼,走在路上,忽然笑了起来,笑声清朗,七步开外都能听得见。

    “守道何故发笑?”年过半百的孙复问他。

    “明复先生难道没发现吗,今日之事确实可笑”石介放慢脚步望了一眼国子监直讲孙复。

    “守道又在发癫了,老夫没觉得哪里可笑啊,倒是觉得一股悲壮、萧索之气油然而生,没见老王爷都激动得惊呼了起来吗”孙复望着石介老道的眼神回答。

    “先生只看到一个皮相,殊不知老王爷方才是睡糊涂了,守道我可是看得真真切切啊”

    “那吕相怎么还说老王爷莫要激动,分明是激动所致”孙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那是相爷顾及老王爷的面子没有拆穿人家,不过后来你也不是没看到,吕相让老王爷在大殿上跪了好一会,其实陛下当时就根本没在那,估计快结束时下去歇息了”

    “这…”孙复笑了笑,回忆了片刻,而后才醒悟过来,自嘲道“还是徂徕先生心明眼亮,某老矣,某老矣,真不该接受范大人的这个举荐,嗳,明日还是回泰山讲学吧,走也”

    说罢,丢下石介自顾朝前走去。石介摇摇头,追了上去两人的笑声回荡在夜空下。

    三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穿着紫色的正四品官服带着两哥年轻人走进了一家酒楼。

    要了一间雅座,临窗处可眺望汴梁夜景,听听曲子,看看相扑。

    他们是当朝的武将,曾为大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连祖辈都是赫赫有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