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0.起航的日子

    六月,汴梁风轻,又见艳阳天。

    有农夫作诗道: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劚’读zhu,此处作‘锄’解)

    “老伯好雅兴啊!”一背包的年轻人走到了地头上,拍手称赞。

    那耕地的老伯慢慢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背,抱起地上的杂草直奔地头走来。

    “方才可是小哥称赞老汉啊!”耕地的老伯笑呵呵地问道。

    “正是在下”背包的年轻人恭敬地作了一揖。

    “不敢当,不敢当”耕地的老伯还了一礼,“老汉也是跟村里的孩子学的,干活累了就念一念会轻松不少”

    “哦,原来如此,方才听老伯的口音怕不是汴梁人吧!”背包的年轻人有点沙哑地问道。

    “没错,小哥好眼力啊,老汉是济州的难民,来祥符快半年了,是赵府的庄客!”

    “赵府?”背包的年轻人忽然一愣,接着露出了喜色,问道:“老伯,可是赵泽大人的府上啊”

    “啊,正是啊,小哥你怎会知道?”耕地的老伯问他。

    背包的年轻人笑了笑,告诉他说:“在下是范仲淹大人推荐来京的,想跟赵大人学习火枪齐射之道,还有…反正还有很多要学的,一时也讲不完”

    耕地的老汉眨了眨眼,盯着他望了半天,忽然笑了起来,回答道:“真不巧,赵大人今日率军出征,望陈留去了,小哥怕是扑了空!”

    “什么?赵大人去陈留了”背包的年轻人忽地紧张起来,四下张望了片刻后问道:“敢问老人家陈留是哪个方向,那边对不对?”

    耕地的老伯摇摇头:“不对,不对,那是南边,陈留在东,那边,看到了吗,要过一条大河”

    “看到了,看到了,多谢老伯指点,那在下这就告辞了,走也!”

    说罢,不等耕地的老伯搭话,便撒开脚丫子朝黄土坡下狂奔而去,一溜烟消失在远处的田地间。

    “真是个怪人?”耕地的老伯摘下斗笠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转身朝地里喊道:“小玉啊,赶快歇息一会啊,别累坏了身子,方儿要是知道了该跟老头子我拼命了”

    半人高的玉米地里站起一个娇小的身影,同样戴着斗笠,只不过穿着一身透气的青纱衣,手里提着一只大竹筐,塞着满满的杂草,清了清嗓子后回答道:“爹,你放心好了,不碍事,赵大人不是吩咐要好好侍弄这些玉米吗,等长出玉米棒就好了!”

    “嗨,那也不急于一时啊,你、你还有身孕呢,赶快出来啊,不然我叫老婆子把你抓回去”耕地的老伯继续喊着。

    “好了,知道了,我这就回去了”

    ……

    背包的年轻人一口气狂奔了三里路,看到陈留县城时,也远远地听见了锣鼓之声,他心中忽地不安起来,暗叫道:不好,这是送军出征的鼓乐,看样子快到结尾了,也就是说…

    背包的年轻人大叫一声:“等等我,郿县张子厚来也!”

    ……

    陈留县城东,鼓乐喧天,最后一批神卫军登上了大帆船。

    岸边站着不少送行的人,有官员也有当地的百姓。当帆船上的烟囱冒出白烟时,岸边的百姓发出了一声惊呼,随后人群中热闹了起来。有妇人抱着孩子说,等俺家的闺女长大了,咱也坐这船下江南,孩他爹你听到了吗。那丈夫摸了摸脑袋,纳闷道,这船上冒烟莫不是着了火,坐不得,坐不得啊。马上有人反驳道,老三说你不识字就是不识字,前阵子,官府不是贴出告示,这叫蒸汽帆船,是靠‘蒸汽’在水上走的,什么着火,比女人见识还短。咱们京师独一份,全天下也没第二份,以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